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郑真所作,名为《题柳公权玄秘塔铭(其一)》。诗中通过对“浮图”(佛塔)和“衲师”(和尚)的描绘,以及对“残碑”的感慨,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追思与敬仰。
首句“何处浮图葬衲师”,以问句形式开篇,引人遐想,仿佛在询问某个特定地点的佛塔中安息着一位和尚。接着,“斯文犹得睹残碑”一句,点明了诗人通过残存的碑文,得以窥见历史的痕迹,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珍视与怀念。
“想当放手书丹日”这一句,运用想象的手法,设想在某个辉煌的日子里,那位和尚或许曾亲自书写碑文,留下了不朽的印记。这种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充满了对古人智慧与技艺的赞叹。
最后一句“正似从容笔谏时”,则将和尚的书写行为与古代士大夫的谏言相联系,暗示了和尚虽为僧侣,但其言行举止中蕴含着对社会、对时代的深刻思考与责任担当。这不仅是对柳公权书法艺术的赞美,也是对其背后精神内涵的深刻挖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古人智慧与精神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