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舍弟东川五首(其四)

江湖为客地,舟楫傍亲行。

羁旅看颜色,仓皇数驿程。

南乌怀夜匝,北雁望秋鸣。

却望天涯草,萋萋春自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哭舍弟东川五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诗人作为客居江湖之人,与亲人同行舟楫的情景,表达了羁旅之苦和对弟弟的深切怀念。

首句“江湖为客地”,点明了诗人漂泊的生活状态,身处江湖,远离故乡,充满了孤独与无奈。接着“舟楫傍亲行”一句,描绘了在舟行中与亲人相伴的画面,虽身处异乡,但亲情的温暖给予了一丝慰藉。

“羁旅看颜色”一句,道出了诗人作为异乡人的身份,面对亲人时,只能通过表情来传递情感,表达思念之情。而“仓皇数驿程”则反映了诗人急于归家的心情,每经过一个驿站,都是一次对回家的期待与渴望。

“南乌怀夜匝,北雁望秋鸣”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南乌在夜晚环绕,北雁在秋天鸣叫,这些景象既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乌鸦的夜行和大雁的南飞,都是对自由与回归的向往,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呼应。

最后,“却望天涯草,萋萋春自生”一句,以春天草木生长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即使身处天涯海角,春天总会到来,草木依然生机勃勃,这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乐观与期待,以及对弟弟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亲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在艰难生活中的坚韧与希望。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哭舍弟东川五首(其五)

束卷朝仍出,移灯暮始归。

病馀心力在,路隔死生违。

南国诸生去,西邻旧主非。

向来车马地,一过一沾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哭舍弟东山十首(其一)

四海惟兄弟,三生忽梦魂。

乾坤身独在,肝腑义俱存。

割绝翻成恨,欢娱不是恩。

此情终类激,天意故难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哭舍弟东山十首(其二)

乳哺生前恨,形骸死后身。

弟兄吾最长,骨肉尔俱沦。

愉色难供养,浮名不慰人。

后生虽可念,渔猎恐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哭舍弟东山十首(其三)

恸哭三郎逝,凄凉二载过。

我心方抱棘,汝泪复悬河。

齿为唇馀冷,哀从乐处多。

犹怜梦中句,声断不成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