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胡文定公手墨因求别本

温温文定公,至道夙所钦。

神超虽缅邈,馀英壮儒林。

正容阅真翰,默默流至音。

不事八法奇,天成写幽襟。

有如瀚海鸿,随波自浮沉。

又如太虚云,舒卷杳莫寻。

乃知晋魏还,笔端有哇淫。

弃藁竞韬藏,非将玩球琳。

庶几字画间,可以求其心。

清伊一派流,汇作万丈深。

沟渠有暴盈,淟涊时见侵。

投胶了不难,公以独力任。

我惭步趋晚,悠然寄孤吟。

流风在目前,著鞭要骎骎。

愿分墨本馀,刻之苍崖阴。

大块有动摇,斯文无古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温文尔雅的定公,他的道德早被我敬仰。
他的精神虽然深远,但遗留的才学激励着儒者们。
他庄重地审视真迹,无声中传达出深沉的情感。
他不追求奇特的书法法则,而是自然流露出内心深处。
就像大海中的鸿雁,随波逐流,自在沉浮。
又如天空中的云朵,舒展变化,难以追寻。
由此可知,晋魏时期的文采,笔端流淌着丰富情感。
他放弃华丽,作品却珍藏无数,不是为了炫耀。
字里行间,能探寻到他的真实心意。
清澈的文风如同一条河流,汇聚成深深的海洋。
沟渠间偶尔会有溢出,但他的才华永不被侵蚀。
即使胶水倾倒也不为难,他独自承担起重任。
我愧疚起步太迟,只能悠闲地吟咏他的诗篇。
他的风范仍历历在目,我要努力追赶。
希望能分享他的墨宝,刻在青崖的阴面。
大自然的波动不影响文人的风骨,它超越了时空。

注释

温温文定公:形容人温和文雅。
钦:敬仰。
缅邈:深远、遥远。
壮儒林:激励众多儒者。
真翰:真正的书法。
至音:深沉的情感。
八法奇:奇特的书法规则。
幽襟:内心深处。
瀚海鸿:大海中的鸿雁。
浮沉:随波逐流。
太虚云:天空中的云。
杳莫寻:难以追寻。
晋魏还:晋魏时期。
哇淫:丰富的情感。
弃藁:放弃华丽。
韬藏:珍藏。
庶几:或许。
字画间:字里行间。
清伊一派流:清澈的文风。
汇作万丈深:汇聚成深邃的海洋。
沟渠有暴盈:沟渠间偶尔溢出。
淟涊:侵蚀。
投胶了不难:倾倒胶水毫不费力。
独力任:独自承担。
步趋晚:起步较晚。
孤吟:独自吟咏。
流风:遗留的风范。
骎骎:迅速前进。
墨本馀:墨宝剩余。
刻之苍崖阴:刻在崖壁阴面。
大块:大自然。
斯文:文人风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刘子翚的作品,标题为《观胡文定公手墨因求别本》。诗中流露出对唐代书法大家胡冈(即胡文定公)的崇敬与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个人风格。

“温温文定公,至道夙所钦。” 开篇便是对胡冈的尊称和赞誉,表达出诗人对于前辈书法大家的敬仰之情。这里的“温温”形容胡冈笔墨温润而有力,“至道”则指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极致。

“神超虽缅邈,馀英壮儒林。” 胡冈的书法如同神迹一般难以捉摸,却又留下了许多英气勃勃、壮丽非凡的作品,如同森林中挺拔的巨木。

接下来,“正容阅真翰,默默流至音。” 描述的是胡冈的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美感,每一个笔画都蕴含着深远的意境,仿佛能听见书写时的内在旋律。

“不事八法奇,天成写幽襟。” 这里指出胡冈的书法超越了常规(即“八法”),其作品自然天成,不仅仅是技巧上的奇妙,更有着深邃难测的韵味。

在下一段,“有如瀚海鸿,随波自浮沉。又如太虚云,舒卷杳莫寻。” 诗人用大海和云来比喻胡冈的书法艺术,它既能像海鸥一样自由翱翔于文学与书法的海洋,又能似云朵般飘逸、难以捉摸。

“乃知晋魏还,笔端有哇淫。” 这句话表达了对胡冈继承并发扬光大书法传统的赞赏,其中“晋魏”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晋朝和北魏时期,那是一个书法艺术极其繁荣的时代。

随后,“弃藁竞韬藏,非将玩球琳。” 说明胡冈并没有把自己的才华埋没,而是将之珍藏,以待发挥。这也隐含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书法抱负与期许。

“庶几字画间,可以求其心。” 这句话则表达了通过书法作品可以窥见作者的心境和精神世界。

“清伊一派流,汇作万丈深。” 这里赞美胡冈的书法艺术如同清澈的河流,一脉相承,汇聚成深邃广阔的艺术海洋。

紧接着,“沟渠有暴盈,淟涊时见侵。” 描绘了胡冈作品中的力度与变化,它既有如溪流般的自然生长,也有着像汹涌澎湃的激情。

“投胶了不难,公以独力任。” 这里强调的是胡冈书法技巧高超,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也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轻松应对。

诗人在最后写道:“我惭步趋晚,悠然寄孤吟。” 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追求虽有所不足,但依旧怀揣着一腔孤独的情感去体味和探索这一艺术领域。

“流风在目前,著鞭要骎骎。” 这句话中,“流风”指的是胡冈的书法艺术风格,如同眼前飘扬的风,诗人希望能紧随其后,追寻这股艺术风潮。

最后,“愿分墨本馀,刻之苍崖阴。” 诗人表达了想要分享和传承胡冈的书法精神,将之镌刻在心中,如同将文字雕刻于山岩之阴。

“大块有动摇,斯文无古今。” 结尾处,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书法艺术永恒不变的信念,即使时代在变化,但胡冈的书法精神始终如磐石般坚固和持久。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谕俗(其十二)

悬墙挂德音,尽弛今年租。

旄倪发欢谣,助达和气舒。

皇恩施甚厚,疲瘵望少苏。

吁嗟吏舞文,诏纸墨未渝。

借贷尽白著,勾稽穷宿逋。

掊克傥归公,民贫犹乐输。

量权徵倍耗,夤缘窃其馀。

宁逢盗剽攘,厌闻吏追呼。

盗奸久必戢,吏奸无由锄。

雷霆不言威,肉食忍自诬。

故态勿狃习,穷阎勿侵渔。

勿谓天听高,勿谓黔首愚。

形式: 古风

谕俗(其十一)

未须葺吾庐,且复修吾仓。

求安当卜居,求饱当聚粮。

营生力有限,先此计颇长。

去年稻盈畦,避寇不得将。

新芽雨后白,卧穗霜中黄。

鳏茕有饥色,寇衅馀稻粮。

解衣易升斗,糠秕随风扬。

休嗟昔艰难,喜兹岁丰穰。

邻翁为人耕,贮粟不盈箱。

溪头廪与囷,累累已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谕俗(其十)

兹乡山水佳,昔乃为盗窟。

吾卢已煨烬,荒草墙兀兀。

墙东大梨树,惟此为旧物。

火烧枝叶尽,老本更奇崛。

众鸟罢高栖,空庭失清樾。

邻儿利薪爨,往往肆戕伐。

岂知昂霄势,长养自毫末。

寒堤孤碓在,废圃鸣泉出。

衡茅且经营,霜霰莫仓猝。

形式: 古风

谕俗(其九)

震雷霹枯松,顽龙失其据。

浮云三日雨,盈亩复他注。

商羊舞未休,旱魃消何遽。

稍宽人心切,仰荷天恩布。

稻畦袅连颠,挼穗给朝饫。

菜畦擢新萌,荡涤死群蠹。

岁俭民怨咨,时丰家悦豫。

青青寒莠色,亦复贪雨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