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其三)

倦枕愁霜苦,晴窗宿雾开。

幕云当昼合,袍雪与风来。

元日彤庭实,春风曲水杯。

何须恋杨柳,圣世要无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枕头疲惫,愁苦如霜,清晨窗户上的雾气慢慢消散。
白天的云幕合拢,如同雪袍随风飘落。
新年第一天,红色的宫殿充满喜庆,春风中举杯畅饮。
无需留恋杨柳依依,盛世之中无需媒妁之言。

注释

倦枕:疲惫的枕头。
愁霜:愁苦如霜。
晴窗:清晨明亮的窗户。
宿雾:夜晚残留的雾气。
昼合:白天的云层聚拢。
袍雪:像雪袍般的云朵。
元日:新年第一天。
彤庭:红色的宫殿。
实:充实,满载。
春风:春风拂面。
曲水杯:弯曲的溪流边的酒杯。
恋:留恋。
杨柳:象征离别或柔情的杨柳。
圣世:太平盛世。
无媒:无需媒人。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深秋景象和内心感受的诗歌。开篇两句“倦枕愁霜苦,晴窗宿雾开”描绘了诗人在清晨醒来时对寒冷与孤寂的感受。这里,“倦枕”指的是疲惫不堪的头颅靠在枕上,而“愁霜苦”则形象地表达了秋天早晨的寒气和诗人的忧思。“晴窗宿雾开”则是说在明亮的窗前,夜间积聚的薄雾逐渐散去,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清醒与豁达。

接着,“幕云当昼合,袍雪与风来”两句继续展现了秋天的萧瑟气氛。这里,“幕云当昼合”可能是指夜晚的云雾即将合拢,或许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某种预感。而“袍雪与风来”则形象地表达了秋季寒风中的细微雪花或雪粒,穿过衣衫,给人一种凉意。

中间两句,“元日彤庭实,春风曲水杯”是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这里“元日彤庭实”可能是指元宵节(即中秋节)的月亮照耀下的庭院,而“春风曲水杯”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意象,通过春天的和风与弯曲的小溪来形容酒杯中的美酒,这里的“春风”与前文的“霜”、“雪”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最后两句,“何须恋杨柳,圣世要无媒”则是诗人对待世事的一种超然态度。这里“ 何须恋杨柳”可能是在劝诫自己或他人不要过于留恋某些东西(如春天的杨柳),而“圣世要无媒”则表达了一种理想,即在一个美好的时代里,人们不需要任何媒介就能够达到心灵的沟通和理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自然变换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向往,即在一个美好的时代中,人们能够不受外界干扰地直接沟通彼此的心灵。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其一)

邃馆深鱼钥,华堂静锁闱。

每劳蛩作伴,不与燕同归。

古栋蜗成篆,空墙藓作衣。

寂寥还泛菊,九日莫相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正月二十日梦在京师

客睡何展转,青灯暗又明。

春云藏泽国,夜雨啸山城。

许国有寸铁,耕田无一成。

朦胧五更梦,俄顷踏王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正月十八日晴霁登柯眺望二首(其二)

寂寂池亭古,园荒草自春。

东风独游客,迟日未归人。

久雨众山晦,初晴万境新。

长歌视天壤,高兴不无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正月十八日晴霁登柯眺望二首(其一)

柯山通细履,幽步近青红。

送目无穷浪,吹花尽日风。

馀生付沮溺,高论看夔龙。

陈许春多雪,吾行亦欲东。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