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当复入州宽作期,人间踏地有安危。

风流丘壑真吾事,筹策庙堂非所知。

白水春陂天澹澹,苍峰晴雪锦离离。

恰逢居士身轻日,正是山中多景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当我再次回到州府任职,世间行走都关乎安危。
游历山水才是我真正的追求,庙堂上的谋略我并不了解。
春天的白水池塘水面平静,蓝天下的青山积雪如锦绣般斑斓。
恰好此时我身为居士,身体轻盈,正是山中景色最美的时候。

注释

当:当。
复入:再次进入。
州宽作期:回到州府任职。
人间:世间。
踏地:行走。
安危:安全与危险。
风流:指游历山水的风雅之事。
丘壑:山水丘陵。
真吾事:我真正喜欢的事。
筹策:策划、谋略。
庙堂:朝廷、官场。
白水:清澈的水。
春陂:春天的池塘。
天澹澹:天空宁静。
苍峰:青翠的山峰。
晴雪:晴天的积雪。
锦离离:色彩斑斓如锦。
居士:佛教徒中的在家修行者。
身轻:身体轻盈。
多景时:景色最美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山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心境的抒发,展现出诗人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风流雅趣。首句“当复入州宽作期”表达了诗人期待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而“人间踏地有安危”则暗示了他对尘世纷扰的感慨。

“风流丘壑真吾事,筹策庙堂非所知”两句,诗人明确表示自己更适合在山林丘壑间游历,而非参与庙堂的政事谋划,流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接下来,“白水春陂天澹澹,苍峰晴雪锦离离”描绘了一幅春日山景图,白水如练,青山覆雪,色彩鲜明,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受。

最后两句“恰逢居士身轻日,正是山中多景时”,诗人以“居士”自比,表达了在身心轻松的状态下,欣赏山中美景的愉悦,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陈与义在动荡时局中的超然情怀。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山斋(其一)

夏郊绿已遍,山斋昼自迟。

云物忽分散,馀碧暮逶迤。

寒暑送万古,荣枯各一时。

世纷幸莫及,我麈得常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斋(其二)

虽愧荷锄叟,朝来亦不闲。

自剪墙角树,尽纳溪西山。

经行天下半,送老此窗间。

日暮烟生岭,离离飞鸟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以事走郊外示友

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旧壮心违。

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

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

往来屑屑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奉谢兼呈元东(其二)

一欢玄发水东流,两脚黄尘阅几州。

王湛时须看周易,虞卿未敢著春秋。

不辞彭泽腰常折,却得邯郸梦少留。

有句惊人虽可喜,无钱使鬼故宜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