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事走郊外示友

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旧壮心违。

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

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

往来屑屑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二十九年来一事未成,功名难就,今年依旧是雄心壮志而心愿未遂。
尘土满面依旧要到处奔波,霜叶知秋,迎着习习秋风萧萧而归故土。
我犹如万里临寒飞行的鸿雁羸瘦不堪,又如暮色茫茫、聚栖千村农舍旁的昏鸦视野模糊不清。
我这忙碌的样子,你看见恐怕都会笑话我吧,可是还是要就着这南池之水照映着客居他乡的我。

注释

鸟乌:乌鸦。
屑屑:忙碌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以事走郊外示友》,通过对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首句"二十九年知已非",感慨岁月如梭,自己已经历了二十九年的沧桑变化,意识到过去的认知和理想与现实有了偏差。"今年依旧壮心违",表达出壮志未酬的遗憾,即使到了这一年,仍然未能实现心中的抱负。

接下来的两句"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通过写实的场景——满脸风尘的自己依然在外奔波,而无言的红叶又暗示着秋天的来临,寓言了时光的无情流转和生活的艰辛。

"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和凄凉,万里苍穹下,大雁因寒冷而瘦削,乡村在年终时分显得更加寂静,只有稀疏的鸟鸣声。这两句描绘出一幅辽阔而寂寥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远方的思念。

最后两句"往来屑屑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诗人自嘲地表示,朋友可能会笑他忙忙碌碌,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希望能借南池之水,映照出自己的身影,仿佛在寻求一种心灵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又有对友情的寄托,展现了陈与义诗歌中常见的忧国忧民和自我反思的情感基调。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奉谢兼呈元东(其二)

一欢玄发水东流,两脚黄尘阅几州。

王湛时须看周易,虞卿未敢著春秋。

不辞彭泽腰常折,却得邯郸梦少留。

有句惊人虽可喜,无钱使鬼故宜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奉谢兼呈元东(其一)

大难词源三峡流,小难诗不数苏州。

了无徐生齐气累,正值宁子商歌秋。

鹄飞千里从此始,骥绝九衢谁得留。

岁晚烦君起我病,两篇三叹不能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之五十亩故诗中见意

梦中与世极周流,错认三刀是得州。

拟学耕田给公上,要为同社燕春秋。

囊间已办青芒屦,桑间想闻黄栗留。

傥有幽人咨出处,为言无况莫来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元日

五年元日只流离,楚俗今年事事非。

后饮屠苏惊已老,长乘舴艋竟安归。

携家作客真无策,学道刳心却自违。

汀草岸花知节序,一身千恨独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