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其一)

夏郊绿已遍,山斋昼自迟。

云物忽分散,馀碧暮逶迤。

寒暑送万古,荣枯各一时。

世纷幸莫及,我麈得常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夏天的郊野已是绿意盎然,山中的书斋白天也显得格外悠闲。
云雾时而散去,傍晚时分绿色的余晖缓缓延伸。
四季更迭,寒暑轮转,见证了万古的变迁。
世间纷扰,庆幸自己能置身事外,保持淡泊宁静。

注释

夏郊:夏天的郊野。
绿已遍:已是绿意盎然。
山斋:山中的书斋。
昼自迟:白天显得悠闲。
云物:云雾。
忽分散:时而散去。
馀碧:绿色的余晖。
暮逶迤:缓缓延伸。
寒暑:寒暑。
送万古:见证了万古的变迁。
荣枯:生长和凋零。
各一时:各自在不同的时节。
世纷:世间纷扰。
幸莫及:庆幸自己无法触及。
我麈:我这闲适的生活。
常持:保持不变。

鉴赏

这首宋诗《山斋(其一)》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描绘了夏日郊外的景色和山斋中的闲适生活。首句“夏郊绿已遍”写出了夏季郊野一片翠绿的生机盎然,接着“山斋昼自迟”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静谧时光的享受,仿佛时间在山斋中变得缓慢。接下来,“云物忽分散,馀碧暮逶迤”描绘了云雾散去后傍晚时分天边碧色连绵的景象。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致的细腻描绘,寓含了对世间万物盛衰更迭的感慨,“寒暑送万古,荣枯各一时”,暗示了季节轮回、生命无常的主题。最后两句“世纷幸莫及,我麈得常持”则流露出诗人庆幸自己能置身于世事纷扰之外,保持内心的宁静,手持麈尾(一种拂尘,象征清高),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山斋(其二)

虽愧荷锄叟,朝来亦不闲。

自剪墙角树,尽纳溪西山。

经行天下半,送老此窗间。

日暮烟生岭,离离飞鸟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以事走郊外示友

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旧壮心违。

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

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

往来屑屑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奉谢兼呈元东(其二)

一欢玄发水东流,两脚黄尘阅几州。

王湛时须看周易,虞卿未敢著春秋。

不辞彭泽腰常折,却得邯郸梦少留。

有句惊人虽可喜,无钱使鬼故宜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奉谢兼呈元东(其一)

大难词源三峡流,小难诗不数苏州。

了无徐生齐气累,正值宁子商歌秋。

鹄飞千里从此始,骥绝九衢谁得留。

岁晚烦君起我病,两篇三叹不能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