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大夫赴广州

一贤间气生,麟趾凤凰羽。

何意人之望,未为王者辅。

出镇忽推才,盛哉文且武。

南越寄维城,雄雄拥甲兵。

鼓门通幕府,天井入军营。

厥俗多豪侈,古来难致礼。

唯君饮冰心,可酌贪泉水。

忠臣感圣君,徇义不邀勋。

龙镜逃山魅,霜风破嶂雪。

征途凡几转,魏阙如在眼。

向郡海潮迎,指乡关树远。

按节化瓯闽,下车佳政新。

应令尉陀俗,还作上皇人。

支离交俊哲,弱冠至华发。

昔许霄汉期,今嗟鹏鴳别。

图南不可御,惆怅守薄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送李大夫赴广州》。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被送者的高度赞誉和不舍之情。

开篇“一贤间气生,麟趾凤凰羽”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被送者李大夫的德才与威仪,如同麒麟凤凰一般珍贵而难得。接着“何意人之望,未为王者辅”表达了诗人对李大夫才能不被朝廷重用的遗憾。

“出镇忽推才,盛哉文且武”赞美李大夫的文韬武略,能力超群。随后“南越寄维城,雄雄拥甲兵”描述了广州作为军事要地的情形,以及李大夫即将承担的重要职责。

“鼓门通幕府,天井入军营”则具体描绘了军营生活的场景。紧接着,“厥俗多豪侈,古来难致礼”似乎是在批评南方某些地区的风俗,而“唯君饮冰心,可酌贪泉水”则赞扬李大夫的清廉自守。

“忠臣感圣君,徇义不邀勋”表达了诗人对李大夫忠诚品格的肯定。之后,“龙镜逃山魅,霜风破嶂雪”等句节写出了送别时的秋景和情感。

“征途凡几转,魏阙如在眼”表现了诗人对于李大夫旅程的关切以及对历史古迹的怀念。随后,“向郡海潮迎,指乡关树远”则是诗人送别时的心境和景象。

“按节化瓯闽,下车佳政新”表达了期待李大夫能够在广州施展其政治抱负。“应令尉陀俗,还作上皇人”则是在祝愿李大夫能够顺利完成使命,并保持其高尚的品行。

“支离交俊哲,弱冠至华发”赞美了李大夫的才学和早慧。最后,“昔许霄汉期,今嗟鹏鴳别”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分离的感慨,而“图南不可御,惆怅守薄暮”则是诗人对李大夫远行以及自己留守的无奈与沉重之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更通过对被送者才能品德的高度评价,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理想人格的向往。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

当年贵得意,文字各争名。

齐唱阳春曲,唯君金玉声。

悬黎宝中出,高价世难掩。

鸿羽不低飞,龙津徒自险。

直矜鹦鹉赋,不贵芳桂枝。

少俊蔡邕许,长鸣唐举知。

梁城下熊轼,朱戟何炜耀。

才子欲归宁,棠花已含笑。

高门知庆大,子孝觉亲荣。

独揽还珠美,宁唯问绢情。

离筵不尽醉,掺袂一何早。

马蹄西别轻,树色东看好。

行尘忽不见,惆怅青门道。

形式: 古风

送李协律还东京

芳草忽无色,王孙复入关。

长河侵驿道,匹马傍云山。

愁见离居久,萤飞秋月闲。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送杨著作归东海

杨柳出关色,东行千里期。

酒酣暂轻别,路远始相思。

欲识离心尽,斜阳到海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杨皞擢第游江南

行人临水去,新咏复新悲。

万里高秋月,孤山远别时。

挂帆严子濑,酹酒敬亭祠。

岁晏无芳杜,如何寄所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