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魂伤瓦砾旧曾游,尚想奔烟万马遒。
遂替胡儿作正月,绝知回禄相巴丘。
书生性命惊频试,客子茅茨费屡谋。
唯有君山故窈窕,一眉晴绿向人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火后问舍至城南有感》,通过对火灾后的瓦砾遗迹和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战乱带来的破坏的深深感慨。首句“魂伤瓦砾旧曾游”直抒胸臆,诗人的心灵因目睹昔日繁华之地变为废墟而痛心;“尚想奔烟万马遒”则通过想象战争的烽烟和马蹄声,强化了战乱的残酷。
接下来,“遂替胡儿作正月,绝知回禄相巴丘”两句,借用了“回禄”这个火神的名字,暗示了火灾的起因可能与敌人的侵略有关,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慨和对家乡遭受战火的无奈。“书生性命惊频试,客子茅茨费屡谋”写出了灾祸频繁,人们生活动荡不安,连读书人也多次面临生死考验,流离失所。
最后,“唯有君山故窈窕,一眉晴绿向人浮”以景结情,将视角转向了唯一未受战火波及的君山,那青翠的山色仿佛在平静地展示着自然的坚韧和生机,与城市的破败形成鲜明对比,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和平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火灾后的遗迹和自然景观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忧虑。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风雨破秋夕,梧叶窗前惊。
不愁黄落近,满意作秋声。
客子无定力,梦中波撼城。
觉来俱不见,微月照残更。
商水西门语,东风动柳枝。
年华入危涕,世事本前期。
草草檀公策,茫茫杜老诗。
山川马前阔,不敢计归时。
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陈留春色撩诗思,一日搜肠一百回。
燕子初归风不定,桃花欲动雨频来。
人间多待须微禄,梦里相逢记此杯。
白竹扉前容醉舞,烟村渺渺欠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