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岐山得山友书却寄凤翔张尹

本与戴徵君,同师竹上坐。

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

昨日山信回,寄书来责我。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翻译

我原本与戴徵君一起,在竹林中修行静坐。
却因追求名利,长久以来未能深入讨论真理的本质。
昨天山中的书信返回,他寄来信件责备我。

注释

本:本来。
戴徵君:古代人名,可能指修道或学术上的朋友。
同师:一同跟随老师学习。
竹上坐:在竹林中静坐修炼。
偶:偶然。
名利:名声和利益。
废:废弃,停止。
论真果:探讨和理解真理的核心。
昨日:昨天。
山信:山中的书信,可能指隐居者之间的通信。
责我:责备我,批评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戴徵君共同师从于竹上,原本应是追求高尚理想的场合,却不幸被世俗的名利所诱惑,导致对真实果实的探讨久废。昨日收到了山中的朋友寄来的书信,通过书信责备了诗人。这段文字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纯粹追求的怀念,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自我反省。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对于精神世界的渴望和对世俗牵绊的无奈。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留别柳中庸

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

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

江海正风波,相逢在何处。

形式: 古风

病后游青龙寺

病来形貌秽,斋沫入东林。

境静闻神远,身羸向道深。

芭蕉高自折,荷叶大先沈。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救生寺望春寄畅当

东西南北望,望远悲潜蓄。

红黄绿紫花,花开看不足。

今年与子少相随,他年与子老相逐。

形式: 古风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

欹冠枕如意,独寝落花前。

姚馥清时醉,边韶白日眠。

曝裈还当屋,张幕便成天。

谒客唯题凤,偷儿欲觇毡。

失杯犹离席,坠履反登筵。

本是墙东隐,今为瓮下仙。

卧龙髯乍磔,栖蝶腹何便。

阮籍供琴韵,陶潜馀秫田。

人逢毂阳望,春似永和年。

愿我非工饮,期君行见怜。

尝知渴羌好,亦觉醉胡贤。

炙熟樽方竭,车回辖且全。

噀风仍作雨,洒地即成泉。

自鄙新丰过,迟回惜十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