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陈高的《同蒋伯威朱德常游育玉山得冷字》,描绘了一次春日的山中之行,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宁静。
首句“春晴烟雾开”,点明了季节与天气,春日晴朗,烟雾消散,展现出一幅清新明媚的画面。接着“地胜林泉迥”进一步强调了地点的优越,与世隔绝的林泉之地,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杖策随诸彦,寻僧访幽景”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山,寻找僧侣,探寻幽美景色的情景,体现了对精神生活和自然美的追求。
“古径人影稀,落日松阴冷”通过古旧的小路和稀少的人影,以及傍晚时分松树下的凉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山中夜晚的宁静与深邃。
“徜徉谷鸟散,临憩山房静”描述了诗人漫步山谷,鸟儿飞散,最终在山中小屋休息的情景,山房的静谧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凸显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玄赏谁能忘,尘虑从兹屏”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山中之行的深刻感悟,认为这种对自然美的欣赏难以忘怀,同时也暗示了尘世烦恼在此得以解脱,心灵得到了净化。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之行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展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