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日闲车马,谁来访此身。
一门兼鹤静,四院与僧邻。
雨室墙穿溜,风窗笔染尘。
空馀气长在,天子用平人。
这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隐逸于世的宁静生活和心境。首句"日日闲车马",表明诗人远离尘嚣,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谁来访此身"则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不愿与世俗往来的态度。
接着,"一门兼鹤静,四院与僧邻"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一座清幽的宅院里,甚至连鹤都能驯服相伴,而周围则是和尚的住宅,这些细节增添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佛教色彩。
"雨室墙穿溜,风窗笔染尘"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和感受。室内的雨水渗透墙壁,窗上因风而积聚的尘土,都成了诗人静谧生活中的小确幸。
最后,"空馀气长在,天子用平人"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本无高低贵贱的哲学思考。"空馀气"象征着一种超然脱俗的情感,而"天子用平人"则是说到达者眼中看待世间万物都是一视同仁,没有差别。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红尘、追求精神宁静的生活态度。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故国有如梦,省来长远游。
清晨起闲院,疏雨似深秋。
宿寝书棱叠,行吟杖迹稠。
天晴岂能出,春暖未更裘。
何处发天涯,风雷一道赊。
去声随地急,残势傍楼斜。
透树垂红叶,沾尘带落花。
潇湘无限思,闲看下蒹葭。
八月曾殊选,三星固异仪。
祔陵经灞浐,归赗杂华夷。
旌去题新谥,宫存锁素帏。
重泉应不恨,生见太平时。
月落娥兼隐,宫空后岂还。
衔哀穷地界,亲莅泣天颜。
旧住留丹药,新陵在碧山。
国人伤莫及,应只咏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