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广利院

翠岭苍岩带落霞,水云平野一川斜。

二山相距无千里,数口俱仙有两家。

仇穴便当营草屋,武陵何必访桃花。

择乡试复询风俗,善政人人令尹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翠绿的山岭和苍黑的岩石间,霞光缭绕,水云相伴,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中的“二山相距无千里”表达了山峦之间的亲近,而“数口俱仙有两家”则透露出这里居住着不为世人所知的神仙或隐逸之士,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诗人提到“仇穴便当营草屋”,可能是表达了自己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安顿下来,过上一段简单而自在的生活。紧接着,“武陵何必访桃花”则是一种对传统美好事物的超越和淡然,似乎诗人更倾向于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心灵寄托。

最后两句“择乡试复询风俗,善政人人令尹誇”,表明诗人在选择居住之地时,会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政治环境,希望找到一个治理得宜、民心所向的地方,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和谐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理想居所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220)

王之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字:瞻叔
  • 生卒年:1102-1170

相关古诗词

题王氏秀野堂

树林阴翳鸟声繁,下有幽人昼掩关。

五亩丘园傍城市,一堂花竹带云山。

留连风月真成趣,屏远尘埃雅自闲。

我访一区无定所,卜邻拟向翠微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龙华寺

孤枕僧庵梦不成,披衣推户竹轩明。

一天月色连秋色,万树风声似水声。

小槛沉沉青嶂合,脩檐冉冉白云行。

今宵伫立情何限,晓鉴霜毛两鬓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胥解元成美堂

当年英妙曳青衿,曾习王褒盛德吟。

骥騄作驹期万里,鸾凰振翼便千寻。

驰声场屋谁勍敌,好事侯邦尽赏音。

古语美成须在久,愿君长保岁寒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蒙泉

西北峨峨叠嶂来,涛奔浪涌势难回。

忽临城郭千峰住,下有源泉万斛开。

鱼鳖宁容腥沼沚,蛟龙曾是起风雷。

平时寂寞何灵响,岁旱方知济物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