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蒙泉

西北峨峨叠嶂来,涛奔浪涌势难回。

忽临城郭千峰住,下有源泉万斛开。

鱼鳖宁容腥沼沚,蛟龙曾是起风雷。

平时寂寞何灵响,岁旱方知济物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西北的山峦高峻连绵,波涛汹涌难以阻挡。
忽然间,山峰环绕着城市驻足,山下涌出大量的泉水。
鱼儿和鳖怎能容忍污浊的池塘,蛟龙曾在此地引发风暴。
平日里寂静无声,何时才有神奇的声音?干旱时才显现出它滋润万物的能力。

注释

峨峨:形容山势高大。
叠嶂:重叠的山峰。
涛奔浪涌:形容水流湍急。
城郭:城墙和城郭,指城市。
源泉:泉水的源头。
万斛:古代容量单位,形容水量极大。
腥沼沚:腥臭的水泽。
蛟龙:古代传说中的龙,象征力量。
寂寞:安静,无人声。
灵响:神奇的声音或灵异的声音。
济物才:帮助万物的能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雄伟的山川景象,开头两句“西北峨峨叠嶂来,涛奔浪涌势难回”通过对连绵不绝的山脉和汹涌澎湃的水流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力量。紧接着,“忽临城郭千峰住,下有源泉万斛开”则转向了一处突然出现的城市景观,其中城郭被众多山峰环绕,底下有源泉奔涌,形成壮观的水景。

接下来的“鱼鳖宁容腥沼沚,蛟龙曾是起风雷”则描写了泉水中的生物生活和神话传说中蛟龙引发风雨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也暗示着自然界的丰饶与生命力。

最后,“平时寂寞何灵响,岁旱方知济物才”表达了在平常时候泉水虽然安静,但在干旱之年却显现出其滋润万物、救援众生的重要性。这两句突出了诗人对自然恩惠的感激和景象描写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作者对壮丽山水景观的艺术捕捉,也表现了其深厚的情感与内涵。

收录诗词(220)

王之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字:瞻叔
  • 生卒年:1102-1170

相关古诗词

赠元观正字

才名四纪蔼簪绅,王谢风流信绝伦。

云路旧游群玉府,山城初见谪仙人。

八龙漂泊知馀几,三爵追随莫厌频。

此会未应轻作别,梅花且醉腊前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元运使

使节东来炯绣衣,蒙泉景色动旌旗。

官曹传檄清风肃,老稚随车淑气移。

赵日可能兼畏爱,苏天那复间公私。

鸰原更遇蓬瀛客,好驻幨帷十日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豁然亭

何处开轩槛,凌虚香霭间。

胸中吞百粤,眼界抵三山。

晓日宾沧海,秋潮俯碧湾。

登临一舒啸,宇宙顿宽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七夕

西风吹繁暑,夜气初宜秋。

所居稍虚豁,得以消我忧。

独眠堂中央,一榻无衾裯。

开轩敞南北,凉飙入翛翛。

是日七月七,三星已西流。

残云不成雨,缥缈当空浮。

云行忽中断,月彩烂不收。

影落庭树间,枝叶如雕锼。

草根有小虫,微吟作啾啾。

岂复厌喧聒,更觉窗户幽。

我欲终今夕,飞蚊不相谋。

喧我复齧我,驱去嗟无由。

但当我自屏,岂与汝辈仇。

闭门归下帷,蝶梦寻庄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