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其六)

草卉亦难必,香荪化刺荆。

耕田多赋税,作贼有功名。

北跳蹋雍绛,南游翻洞彭。

但更名曰盗,即解杀官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复杂与矛盾,通过对比草木的自然生长与人类社会的不公,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农民的苦难与反抗。倪元璐以犀利的笔触描绘了农民在赋税重压下挣扎求生的境遇,以及他们对不公平社会秩序的不满与反抗。

“草卉亦难必,香荪化刺荆。” 开篇以自然界中的草木为例,指出即使是生命力顽强的香荪,也会因环境变迁而变为荆棘,暗喻农民虽努力生存,却常遭遇不可预知的困苦与压迫。

“耕田多赋税,作贼有功名。” 这句直接点出了农民面对沉重赋税的无奈与绝望,同时讽刺了当时社会中,作贼反而能获得某种形式的“功名”,即被社会认可或得到某种利益,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制度的扭曲与不公。

“北跳蹋雍绛,南游翻洞彭。” 描述了农民为了生存,不惜跨越千山万水,寻求生路,无论是北方的雍、绛之地,还是南方的洞、彭地区,都充满了他们的足迹和辛酸。

“但更名曰盗,即解杀官兵。” 最后一句表达了农民在极端情况下,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甚至不惜与官府为敌,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强烈抗议,也是对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深刻揭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抗争,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关注和批判精神。

收录诗词(282)

倪元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其二

丘陵亦难必,榛岭化麻园。

贯索星临庙,皋陶祠咽门。

死灰燃即溺,鬼朴至何言。

地大官俱备,崖州宁足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叹(其一)

凡到无如奈,冲喉翔白虹。

穴皮穿蹴鞠,捶字隐丝桐。

沸窍狼肠直,应声虫耳聪。

提将心坎血,去逐不周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叹(其二)

哭笑俱难处,姬文造此谋。

不如龟息閟,较比鹤鸣幽。

族衍苏门啸,辕分华岭齁。

愁城长万里,勃窣是烟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叹(其三)

办此非寻俗,文心与赋才。

神舆时喝节,候管忽飞灰。

风有若号者,虫生名怪哉。

小消蛙腹胀,正尔虑蚨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