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偶作五首(其三)

呜呜鼯鼠啼,时人皆不喜。

得意即相呼,意去当自止。

吉凶由之生,吾未见其理。

此言如未闻,大梅有宗旨。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以呜呜的鼯鼠啼声开篇,引出对世间事物态度的探讨。诗人通过鼯鼠啼叫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对于人生得失、吉凶变化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人们对待同一事物的态度往往截然不同,得意时相互欢聚,而一旦失去兴趣或目标,便各自离去,这种现象反映了人性的多变与世态的炎凉。

接着,诗人提出疑问:“吉凶由之生,吾未见其理。”这句话直指命运与因果之间的复杂关系,暗示了对于命运不可控性的感慨。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的兴衰更替似乎都遵循着某种规律,但这种规律背后的真正逻辑却难以捉摸,充满了神秘与未知。

最后,诗人以“此言如未闻,大梅有宗旨”收尾,这里的“大梅”可能指的是禅宗中的大梅山远禅师,暗含着通过禅学的智慧来理解生活哲理的意图。整个诗篇通过自然界的细微观察,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得失的价值以及命运的本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宇宙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16)

释清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龙门偶作五首(其四)

初夜凉生早,微云卷太空。

灯悬松竹露,帘捲薜萝风。

可笑千年事,能将一念通。

相逢禅客间,细细话吾宗。

形式: 五言律诗

龙门偶作五首(其五)

每念心中事,频开掌内珠。

欲凭天上雁,待寄水中鱼。

此意终难写,斯言不可书。

含毫竟寂寞,绕屋树扶疏。

形式: 五言律诗

题灵光台壁(其一)

吾初欲作真常语,更恐真常暗流注。

不如不语人共知,人欲知之反劳虑。

崖头浮图示其相,台上野云飞不住。

周游独步或可追,锦绣谷中归舍去。

形式: 古风

题灵光台壁(其二)

百骸溃散此日言,一物长灵异时语。

此日长灵犹可知,异时溃散凭谁举。

可知所以有生灭,解举方能忘取与。

光明寂照遍河沙,慎勿于中论尔汝。

形式: 古风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