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神女祠

石为础兮枫为柱,梅为梁兮萝为宇。

朝行云兮暮行雨,空山寂寥兮谁其与语。

奠椒浆兮荐芳芷,进女巫兮笙竽盈耳。

目盻盻兮杳冥,瞻翠鸾兮云里。

郁阳台兮山陬,竖灵旗兮来游。

风肃然兮云收,冀少留兮夷犹,无遄返兮使我烦忧。

桂花发兮露零,秋山空兮月明。

玄猿哀兮白鹤鸣,怅望不及兮使我凝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巫山神女祠的神秘与庄严氛围。开篇以“石为础兮枫为柱,梅为梁兮萝为宇”两句,生动地勾勒出祠堂的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独特建筑风格,枫树、梅花、藤萝等自然元素与石基、木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朝行云兮暮行雨,空山寂寥兮谁其与语”两句,通过描述祠堂周围的自然景象和环境的寂静,暗示了神女祠的幽静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神女的敬仰之情。接下来,“奠椒浆兮荐芳芷,进女巫兮笙竽盈耳”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椒浆和芳芷是古代祭祀常用的香料和供品,女巫的音乐使整个空间充满了神秘的气氛。

“目盻盻兮杳冥,瞻翠鸾兮云里”则进一步渲染了祠堂周围环境的缥缈与神秘,翠鸾在云中飞翔,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想象力。接着,“郁阳台兮山陬,竖灵旗兮来游”两句,通过郁郁葱葱的阳台和山脚下的灵旗,展现了神女祠的神圣与威严,预示着神灵的降临。

“风肃然兮云收,冀少留兮夷犹,无遄返兮使我烦忧”表达了诗人希望神灵能稍作停留,给予更多启示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神灵离去时的不舍与忧虑。最后,“桂花发兮露零,秋山空兮月明。玄猿哀兮白鹤鸣,怅望不及兮使我凝情”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宁静的画面,桂花飘落,露珠滴落,秋山空旷,明月高悬,玄猿哀鸣,白鹤长啸,这些自然界的声响与情感交织在一起,引发了诗人深深的感慨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巫山神女祠的神秘、庄严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与赞美。

收录诗词(998)

陈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阳台

襄王巡游乐无度,鸾旗直指巫山路。

群臣扈从多如云,宋玉才高擅词赋。

高唐赋罢人何处,空有高台锁烟雾。

梦中之事是耶非,为雨为云自朝暮。

翠华东归竟不来,山色青青宛如故。

花开花落年复年,杜鹃啼老台前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瞿塘歌

蜀山发岷峨,支派何其繁。

连峰沓嶂到夔峡,两峰对立高为门。

白盐与赤甲,万仞明朝暾。

长江贯其中,水出非一源。

其南通越巂,其西来吐蕃。

浩浩纳众流,浊浪声豗喧。

势挟天地转,怒作雷霆奔。

天教滟滪遏不住,雪花飞舞洪涛翻。

黑石与黄户,险恶难具论。

舟人鱼贯牵百丈,观者胆掉惊神魂。

忆昔神禹疏导初,石壁犹存旧凿痕。

长江东流不少住,形胜独数瞿塘尊。

蚕丛凫翳旧开国,据有蜀土称雄藩。

粤从炎精丧,僭窃闻公孙。

至今白帝城,相望馀颓垣。

后来刘豫州,建国图中原。

三顾起卧龙,复此驻军屯。

至今八阵图,历历迹犹存。

自后僭伪者,琐琐奚足云。

元季夏明氏,恃险负皇恩。

天威赫然命六军,六军饮马川江浑。

王师乘胜克西蜀,铁锁已断来降幡。

皇风远畅清妖氛,雪山冰谷回春温。

信知在德不在险,诚如古人之所言。

群雄割据竟何在,依旧老树啼寒猿。

形式: 古风

经浮滩观瀑布

山中夜来风雨恶,晓见奔流出岩壑。

千尺浑如组练飞,满空又似珠玑落。

舟行渐近声转雄,听来恰与春雷同。

扁舟蹩然江上去,回望云边垂白虹。

形式: 古风

铁索桥

灌阳西接羌夷路,岷江湍急舟难渡。

昔人以竹为索桥,风雨飘淋岂能固。

献王因之用意深,改造不惜千黄金。

挽拖巨石出山麓,叠作厚址依江浔。

铁柱东西列相向,铁縆平施逾百丈。

木板横铺若砥平,夷夏之人任来往。

我军千里戍松潘,长说岷江渡最难。

自从铁索桥成后,馈运之人咸喜欢。

君不见驱石为桥桥岂成,掷杖为桥空有名。

何如此桥坚且久,献王之功垂不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