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天中清臣赤岩过山寺看花

竹杖行过暗怆神,同来况尽异乡人。

日光独照黄金地,天意还留紫塞春。

岭徼十年花是梦,江南六代锦成尘。

可怜对此浑多泪,不道空门泪亦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异乡寺庙中观赏花景的情境,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竹杖行过暗怆神,同来况尽异乡人。”以“竹杖”开篇,暗示了行者的孤独与坚韧,同时也点出了“暗怆神”的情感状态,即内心的哀伤与感慨。接着,“同来况尽异乡人”则表达了在异乡遇到朋友的复杂心情,既有相聚的喜悦,也有对故乡的思念。

颔联“日光独照黄金地,天意还留紫塞春。”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日光”与“黄金地”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温暖而辉煌的景象,仿佛是天意在异乡给予的安慰。而“紫塞春”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暗示了即使身处异乡,也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活力。

颈联“岭徼十年花是梦,江南六代锦成尘。”将时间与空间的跨度拉长,通过“岭徼”与“江南”的对比,以及“十年”与“六代”的时间跨度,展现了岁月流转与历史变迁的沧桑感。这里的“花是梦”与“锦成尘”分别代表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消逝,引发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尾联“可怜对此浑多泪,不道空门泪亦频。”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特别是“空门”一词,既可能指佛教中的“空门”,也可能暗含对人生虚幻与空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异乡生活、自然美景、时间流逝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中同清臣赤岩入山相访

笔如岳立气如潮,远戍间关兴更饶。

既挟金兰同绝漠,又扶云水间空寥。

东山不独将棋至,白社何须蓄酒招。

谷口久无双屐响,好烧松火话终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偕天中清臣赤岩游千山因老马不前独回

相期连辔陟崔嵬,岩雨初晴蕨正肥。

匹马似将人共瘦,片云不与鹤争飞。

遥看浓雾知题壁,独傍残阳欲掩扉。

有石有松收拾遍,并携空翠满囊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落花

昏花片片逗中情,流水溪头杖独行。

短笛叫残蝴蝶梦,疏钟飘堕杜鹃声。

冢边有草犹春色,树底无人空月明。

最苦一枝横出处,年年风雪自孤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雪公寄书入山偶成二律(其一)

何处堪逃乞食名,半龛残雪裹馀生。

莫愁壑浅云难卧,无那溪流水有声。

飞矢漫追孤鹤影,遗弦不作老龙鸣。

只今最恨千层石,难隔庾关万里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