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通过细节展现出他的内在品质和修行状态。"眉下眼深"暗示了禅师的沉思与智慧,"额上骨隆"则可能象征着他的坚定与内敛。"说禅口窄"形容他言辞简约,不轻易多言,体现了禅宗的沉默是金理念;"受道心空"则揭示了他内心的空灵与对佛法的深刻领悟。
"闲闲无伎俩"表明禅师行事淡泊,不追求世俗技巧,"默默有家风"则强调他虽低调,但内在修行深厚,有着独特的禅门风范。最后两句"片月濯磨秋更白,百华点染春能工"运用比喻,说明禅师如同秋天的皓月,经过磨砺更加明亮,又如春天的百花,即使在繁花中也能保持自我,显现其高洁和艺术修养。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禅师形象和精神境界的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