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芙蓉出水

菡萏迎秋吐,夭摇映水滨。

剑芒开宝匣,峰影写蒲津。

下覆参差荇,高辞苒弱蘋。

自当巢翠甲,非止戏赪鳞。

莫以时先后,而言色故新。

芳香正堪玩,谁报涉江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荷花在秋天绽放,摇曳在水边映照。
剑光如同开启宝箱,山峰倒影在菖蒲丛中。
低处有参差交错的荇菜,高处则是荏苒柔弱的萍藻。
它们自然栖息于翠绿的甲壳之下,而非仅为嬉戏红鳞之鱼。
不要只看时间早晚,而忽视了它们色彩的新鲜。
它们的芬芳正适宜欣赏,谁能告知江上行人呢?

注释

菡萏:荷花。
秋:秋天。
夭摇:摇曳。
水滨:水边。
剑芒:剑光。
宝匣:宝箱。
峰影:山峰倒影。
蒲津:菖蒲丛。
参差:参差不齐。
荇:荇菜。
苒弱:荏苒柔弱。
蘋:萍藻。
翠甲:翠绿的甲壳。
赪鳞:红鳞。
时先后:早晚。
言色:色彩。
芳香:芬芳。
玩:欣赏。
涉江人:江上行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芙蓉花在秋天盛开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借用,将自然之美与人间之事巧妙地联系起来。诗中“菡萏迎秋吐”一句,以生动的手法展现出芙蓉花在秋风中绽放的情形;“夭摇映水滨”则描写了花朵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倒影映照于水面上的情景。接着,“剑芒开宝匣”和“峰影写蒲津”两句,用剑的锐利比喻芙蓉花的美丽,用山峰的高峻来形容它们在水中的倒影,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下半首,“下覆参差荇”和“高辞苒弱蘋”两句,通过对比芙蓉与其他植物的不同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它独特之处的欣赏。紧接着,“自当巢翠甲,非止戏赪鳞”一句,用鸟儿选择最美丽的羽毛来装饰自己来比喻芙蓉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不仅是单纯的玩耍,而是自然之选。

最后两句,“莫以时先后,而言色故新。芳香正堪玩,谁报涉江人”则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不应只因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事物的价值,因为美好的事物总是令人怀恋。芙蓉花的香气正当其时,最适合人们去欣赏和品味,而不是仅仅告诉给那些偶然经过江边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芙蓉花生长环境与特性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变化的审美情怀。

收录诗词(3)

陈至(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藻井尚寒龙迹在,红楼初施日光通。

形式: 押[东]韵

赋得云生栋梁间

一片苍梧意,氤氲生栋梁。

下帘山足暗,开户日添光。

偏使衣裘润,能令枕簟凉。

无心伴行雨,何必梦荆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奉和圣制三月三日

上巳迂龙驾,中流泛羽觞。

酒因朝太子,诗为乐贤王。

锦缆方舟渡,琼筵大乐张。

风摇垂柳色,花发异林香。

野老歌无事,朝臣饮岁芳。

皇情被群物,中外洽恩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省试白云起封中

千年泰山顶,云起汉王封。

不作奇峰状,宁分触石容。

为霖虽易得,表圣自难逢。

冉冉排空上,依依叠影重。

素光非曳练,灵贶是从龙。

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

形式: 排律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