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遗经阁

生世岂云晚,六籍初未亡。

向来言外旨,瞠视多茫茫。

隐微会见独,如日照八荒。

始知传心妙,初岂隔毫芒。

绝学继颜孟,淳风返虞唐。

读书无妙解,数墨仍寻行。

况复志宠利,荆榛塞康庄。

自云稽古功,此病真膏肓。

君家屹飞阁,面对群山苍。

匪为登临娱,牙签富书藏。

邀予为著语,会意讵可忘。

一洗汉儒陋,活法付诸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人生何论早晚,六经始终未亡。
一直以来,言外之意深邃,令人茫然无知。
唯有洞察幽微,如同阳光普照万物。
这才明白,心法之精妙,原本细微之处并无隔阂。
继承绝学,如同颜回、孟子,淳朴之风回归虞舜、唐尧时代。
读书若无深入理解,只是逐字逐句寻找答案。
更何况追求名利,让道路充满荆棘,阻碍了大道。
自诩研究古训有功,但这病已入膏肓。
您家那座高耸的楼阁,正对着青翠的群山。
并非仅为登高望远的乐趣,满架牙签藏着丰富的书籍。
邀请我写下这些,共鸣之情怎能忘记。
一扫汉代儒生的狭隘,活灵活现的法则要传授给后人。

注释

生世:人生。
六籍:古代儒家经典。
瞠视:惊讶地看。
八荒:极远的地方。
传心妙:心法的精妙。
膏肓:比喻病情严重,无法救治。
屹飞阁:高耸的楼阁。
牙签:古时书卷的标签。
著语:写下文字。
汉儒陋:汉代儒生的浅薄见识。

鉴赏

这首诗名为《赋遗经阁》,出自北宋文学家张栻之手。全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追寻,以及对知识学习与个人修养的深刻理解。

"生世岂云晚,六籍初未亡":诗人感叹生命有限,但古代圣贤留下的经典教诲尚未消失,表明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重续之情怀。

"向来言外旨,瞠视多茫茫":这里“言外旨”指的是超越语言文字的深意,“瞠视”则是凝望远处的样子。诗人通过这些字眼,表达了对于知识和智慧追求的无限渴望。

"隐微会见独,如日照八荒":“隐微”意味着微妙而不易被发现的真理,“如日照八荒”则形容这种真理如同太阳一样,普照一切。诗人在此强调了个人对于真理的感悟和领会,是独特且深刻的。

"始知传心妙,初岂隔毫芒":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内心传承智慧之美妙的认识,以及这种传承并非外界所能干预,每一点都息息相关。

"绝学继颜孟,淳风返虞唐":“绝学”指的是最高深的学问,“继颜孟”则是继承孔子和孟子的学说。诗人在此表明了自己对于古圣先贤之学说的继承与发扬。

"读书无妙解,数墨仍寻行":诗人虽未能得其精髓,但依然坚持不懈地通过阅读和思考来探索知识的深处。

"况复志宠利,荆榛塞康庄":这里“况复”意味着更进一步,“志宠利”则是追求名誉与利益,“荆榛塞康庄”形容的是困难和挑战像荆棘一样挡在前进的道路上。诗人表达了面对世俗诱惑时,个人内心的坚守和选择。

"自云稽古功,此病真膏肓":“稽古功”指的是追溯历史的功绩,“此病”则是指现实中的种种不公与困扰,“膏肓”形容这些问题之严重。诗人在此自言,通过学习古代圣贤的智慧来治疗当下的种种弊端。

"君家屹飞阁,面对群山苍":“屹飞阁”指的是高耸入云的楼阁,“面对群山苍”则形容诗人所处之环境,是一片青山绿水环绕。这里传达了一个宁静而又宏伟的景象。

"匪为登临娱,牙签富书藏":“匪为”意味着不是单纯为了,“登临娱”则是指登上高阁欣赏风景的愉悦,“牙签富书藏”形容的是书籍众多,足以丰富心灵。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邀予为著语,会意讴可忘":“邀予”是邀请我,“为著语”则是留下言辞,“会意”指的是相互之间理解对方的真实用意,“讴可忘”形容这种交流之深刻,不容易被遗忘。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知识交流和心灵沟通的重视。

"一洗汉儒陋,活法付诸郎":“一洗”意味着彻底改变,“汉儒陋”指的是汉代以降流传下来的儒家学说中的一些陈腐观念,“活法”则是生动的教导方法,“付诸郎”形容这些新的思想和方法将被赋予后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进行革新和创新,以期达到知识更新与心灵解放之目的。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深邃的哲理和对古代智慧的尊崇,展现了一位学者对于个人修养、知识追求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道旁见穫者

腰镰声相呼,十百南亩穫。

妇持黍浆馈,幼稚走雀跃。

辛勤既百为,幸此岁不恶。

王租敢不供,大室趣逋约。

虽云粒米多,未办了升龠。

姑宽目前饥,讵有卒岁乐。

乐岁尚尔为,一歉更何托。

书生独多忧,何以救民瘼。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路出祝融背仰见上封寺遂登绝顶

我寻西园路,径上上封寺。

竹舆不留行,及此秋容霁。

磴危霜叶滑,林空山果坠。

崇兰供清芬,深壑递幽吹。

不知山益高,但觉冷侵袂。

路回屹阴崖,突兀耸苍翠。

故应祝融尊,群峰拱而侍。

金碧虽在眼,勇往讵容憩。

绝顶极遐观,脚力聊一试。

昔游冰雪中,未尽登临意。

兹来天宇肃,举目净纤翳。

远迩无遁形,高低同一视。

永惟元化功,清浊分万类。

运行有机缄,浩荡见根柢。

此理复何穷,临风但三喟。

形式: 古风

静江归舟中读书

南风驾小雨,群山净如沐。

吾归及新凉,所历慰心目。

轧轧柔橹鸣,卧见山起伏。

推枕意悠然,还取我书读。

平生领解处,于焉更三复。

老矣百念疏,但欲斯境熟。

向来五岭游,日力半吏牍。

小心了官事,终觉愧茕独。

世路自险夷,人情费追逐。

翩翩孤飞翼,息荫望林麓。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题刘氏绿映亭(其一)

凉叶翻翻不受尘,芒鞋藤杖及清晨。

开帘小放前溪入,澄绿光中独岸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