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新居十三首(其十一)

近来年纪到,世事总无心。

古碣凭人拓,闲诗任客吟。

送经还野苑,移石入幽林。

谷口春风恶,梨花盖地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最近年龄渐长,对世间琐事渐渐失去兴趣。
古碑任由他人拓印,闲暇时我随意吟诵诗句。
送经书回荒僻的寺院,把石头移到清幽的树林中。
山谷口春风吹得猛烈,梨花落满地,堆积深厚。

注释

近来:最近,近期。
年纪到:指年龄逐渐增长。
世事:世间的事情,红尘俗务。
无心:不在意,不关心。
古碣:古老的石碑。
凭人拓:任凭人们拓印,拓片是指在碑刻、画像砖等硬质平面上,通过上纸、捶打等方法将其文字或图案复制下来的技术。
闲诗:悠闲时所作的诗。
任客吟:随客人吟诵,表示随意、不做作。
送经:送佛经。
还野苑:回到荒僻的寺院,野苑指偏远的寺庙。
移石:移动石头。
入幽林:放入幽静的树林中。
谷口:山谷的入口处。
春风恶:春风吹得猛烈,这里‘恶’形容风势大。
梨花:梨树的花,白色。
盖地深:覆盖地面很深,形容梨花落了很多。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近来年纪到,世事总无心”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尘世纷争失去了兴趣和热情,而转向于自然界寻找内心的宁静。“古碣凭人拓,闲诗任客吟”则展示了诗人在田园中与自然亲近,借助古老的碣石来记录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他愿意将自己的诗句留给后来的人,或许是对未来的某种期待。

“送经还野苑,移石入幽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行为,他似乎在通过这些简单而有序的活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安顿。最后两句“谷口春风恶,梨花盖地深”则是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尽管春风可能带有一丝凉意,但那并不妨碍诗人对大自然中美好事物的欣赏,梨花如雪般覆盖在地,增加了一份静谧与神秘。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心态,是一曲悠扬的田园牧歌。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原上新居十三首(其十二)

懒更学诸馀,林中埽地居。

腻衣穿不洗,白发短慵梳。

苦相常多泪,劳生自悟虚。

闲行人事绝,亲故亦无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原上新居十三首(其十三)

住处去山近,傍园麋鹿行。

野桑穿井长,荒竹过墙生。

新识邻里面,未谙村社情。

石田无力及,贱赁与人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留别田尚书

拟报平生未杀身,难离门馆起居频。

不看匣里钗头古,犹恋机中锦样新。

一旦甘为漳岸老,全家却作杜陵人。

朝天路在骊山下,专望红旗拜旧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逍遥翁溪亭

逍遥翁在此裴回,帝改溪名起石台。

车马到春常借问,子孙因选暂归来。

稀疏野竹人移折,零落蕉花雨打开。

无主青山何所直,卖供官税不如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