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兰

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

他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

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

形式: 古风

翻译

生长在萧瑟的兰花丛中,兰花也显得憔悴。
将来秋风吹过时,兰花和萧条的环境都将一同凋零。
自古以来,贤德之人心中忧虑的是人民安宁。
不再梦见周公,深夜里独自感到激昂慷慨。

注释

萧:形容环境萧瑟、冷清。
芳兰:兰花,象征高洁。
瘁:憔悴,形容状态不佳。
秋风:象征季节更替和自然变迁。
周公:古代贤臣,此处借指理想中的明君。
中夜:半夜,深夜。
慷慨:情绪激昂,充满热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萧兰在秋风中凋零的景象,并由此引发了对古代贤者忧民之心的思考。诗人通过萧兰的凋谢,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百姓安危的关切。

"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 二句,以一种淡淡的哀愁描绘出萧兰在繁华之中也难免凋零的景象。"他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 两句,则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萧兰在秋风中的无力感和瞬间的凋谢。

"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这两句,诗人转而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景仰之情。他们的心中所挂念的是国家的安危与百姓的福祉,而非个人功名。

最后,"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 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古圣先贤(如周公)的崇敬之情,以及在深夜中对自己所处时代和责任感的自省与忧虑。这里的“慷慨”表达了一种孤独的忧思,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透露出了他深厚的历史使命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在平淡中蕴含着深意,是中国古典诗词里常见的表现手法。

收录诗词(156)

张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赵氏西园

蜀中春艳世间殊,比并陈园恐未如。

数里花光浮暖日,六街尘净见香车。

翻空雅乐催欢处,入格新诗上板初。

方信承平无一事,淮阳闲杀老尚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筵上赠小英

天教抟百花,抟作小英明如花。

住近桃花坊北面,门庭掩映如仙家。

美人宜称言不得,龙脑薰衣香入骨。

维扬软縠如云英,亳郡轻纱若蝉翼。

我疑天上婺女星之精,偷入筵中名小英。

又疑王母侍儿初失意,谪向人间为饮妓。

不然何得肤如红玉初碾成,眼似秋波双脸横。

舞态因风欲飞去,歌声遏云长且清。

有时歌罢下香砌,几人魂魄遥相惊。

人看小英心不足,我看小英心本足。

为我高歌送一杯,我今赠尔新翻曲。

形式: 古风

缉书斋

绿流北面桃花中,书斋闲锁尘蒙笼。

纱窗挂户明月空,阶前草深鸣细虫。

千书閟久阴生蠹,治世之文欲无绪。

彫梁语燕不复归,华池皓鹤先飞去。

我来憩驾吟青春,呼奴啸匠连挥斤。

一日整庭户,二日芟荆榛。

薙草留蕙若,扫径连松筠。

千花万木似得意,幽香细韵来相亲。

众口藉藉道,一以如初新。

伊余世上耽书客,古今万事罗胸臆。

运海抟风当振翼,任是青天更高碧。

形式: 古风

酣饮(其一)

不敢指天象,象中皆有神。

不敢说人事,谩致奸邪嗔。

岂若内酣饮,兀然陶吾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