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行

士有失所偶,难甘蓬荜微。

拔剑出东门,感愤不顾归。

贤哉彼嘉匹,逐逐牵其衣。

愿同此饘粥,节义安得违。

况今谓清世,不可复为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士人若失去依靠,难以忍受贫贱的生活。
他拔剑走出东门,满心愤慨,无暇顾及回归。
那贤良的伴侣啊,紧紧追随他的步伐。
希望能共度艰难,坚守节义,怎能违背承诺。
更何况在清明盛世,更不能做出不轨之事。

注释

士有:指读书人或有一定身份的人。
失所偶:失去依靠或伴侣。
蓬荜微:形容生活贫寒。
拔剑:象征着决绝和行动。
不顾归:不考虑回头。
贤哉:赞美之词,指贤良之人。
逐逐:紧紧跟随的样子。
此饘粥:比喻困苦的生活。
节义:节操与道义。
清世:政治清明的时代。
复为非:再次做错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因不满时世而愤然离去的情景。诗中的“失所偶”指的是与周围环境或社会状态的不适应,“难甘蓬荜微”则表达了对卑微生活的不甘愿。“拔剑出东门,感愤不顾归”形象地展现了士人的激烈情感和决绝的态度。接下来的“贤哉彼嘉匹,逐逐牵其衣”则是对那位能够理解并追随他的贤者(嘉匹)的赞美。

最后,“愿同此饘粥,节义安得违”表达了士人对于保持节义的坚持与渴望,而“况今谓清世,不可复为非”则是对当下社会评价的一种反讽,认为在自称为“清世”的时代中,再去做出不符合常规的事,是不被接受的。

这首诗通过士人的失意和离去,表达了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社会之间冲突的深刻感慨。同时,诗中的语言质朴而情感强烈,形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功力。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东丘老人

东丘老人眉有毫,皮肉光润牙齿牢。

自云新年九十九,须发白者无一毛。

问之吾术本无有,咽津纳息徒嘈嘈。

莫将元气佐喜怒,自然所得春秋高。

吾尝行之五十载,此事至易曾不劳。

饮之以酒谢使去,手足轻利如猿猱。

尝闻唐人柳公度,八十许岁精力豪。

其言与人亦如此,老人无乃斯人曹。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东谷沿小涧树木丛蔚中有圆潭爱之久坐书所见

野水泻古穴,石岸盘回渊。

飞尘不可入,竹树围清涟。

静往得胜玩,深居逃俗缘。

寒光照烦襟,景寂心自圆。

枯篁蹲碧禽,垂颈窥沉鲜。

对之不敢动,相望两俱禅。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东谷茅斋

野径转深密,静无车马痕。

松花金粉堕,苔叶翠茸翻。

虫鸟春音杂,烟云晚色昏。

俗尘何处入,长是掩溪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东谷独往

久不到东谷,晚晴欣细履。

阴阴夹路木,溅溅落溪水。

幽涎界屏粉,乱喙刻窗纸。

兀坐忘所归,烟云逼人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