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鳞子与子相元美过访共怀谢山人茂秦(其一)

三年卧燕市,几月隔漳河。

汉署词人忆,王门病客过。

乾坤信短褐,岁序送酣歌。

他日卢敖杖,嵩丘访薜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梁有誉在明末时期的生活境遇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首句“三年卧燕市”,透露出诗人长时间滞留在繁华而复杂的大都市中,或许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几月隔漳河”则进一步强调了空间上的隔离,可能象征着与外界的疏离感或是某种情感上的隔阂。

接着,“汉署词人忆,王门病客过。”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当前处境的不如意,如同王门中的病客,身体或心灵上都处于一种病态状态。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诗人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状的不满。

“乾坤信短褐,岁序送酣歌。”这两句诗中,“乾坤信短褐”意味着天地间的一切都归于简朴,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淡泊的态度;“岁序送酣歌”则描绘了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方式,似乎在用饮酒作乐来消解内心的苦闷与疲惫。这种看似超脱世俗的洒脱背后,实则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无奈接受与自我慰藉。

最后,“他日卢敖杖,嵩丘访薜萝。”引用了卢敖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可能的隐逸生活的憧憬,希望有一天能像卢敖一样,远离尘嚣,寻访山林间的隐士,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句不仅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与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面对复杂社会和个人困境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以及对未来可能解脱之路的憧憬。

收录诗词(235)

梁有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于鳞子与子相元美过访共怀谢山人茂秦(其二)

如何千载意,不见一书回。

白日风骚短,青山鬓发催。

世情终汩没,贤达几蒿莱。

狂忆羊何侣,应登铜雀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于鳞子与子相元美过访共怀谢山人茂秦(其三)

宇宙何寥阔,斯人穷至今。

交游四海意,去住百年心。

兔苑迹空在,鹿门期可寻。

词源甘计拙,衰白况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于鳞子与子相元美过访共怀谢山人茂秦(其四)

把酒情犹昨,风尘路渺漫。

交深任朝野,名重有饥寒。

花鸟愁边赋,山川乱后看。

西园几游眺,景物岂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于鳞子与子相元美过访共怀谢山人茂秦(其五)

离别谁堪惜,艰危共怆神。

白鸥江海狎,玄鸟岁时频。

地迥韩陵暮,天空漳水春。

无为岐路泣,老至逐时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