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送成彦尉邵武三首(其一)

万窍于喁风割耳,梅影横斜耿烟水。

杀鸡为黍政追随,七峰共作隐君子。

忽举阳关饯行人,去去莫愁官长嗔。

但知所领马曹似,清谈更觉子猷真。

谷风尝讥朋友绝,子贡毋轻原宪拙。

期公鸿雁不空回,开缄八行划如铁。

形式: 古风

翻译

千万个小孔在风中呼啸,像割裂了耳朵,梅树倒映在烟雾缭绕的水面。
为了款待客人,宰杀鸡准备饭食,我们恭敬地追随他的风范,如同七个山峰共同孕育的隐士。
忽然间,他以阳关曲目为行人送别,离去时请不要担心上司的责怪。
只觉得他管理马匹如同子猷般清高,闲谈中更显出他的真性情。
谷风曾嘲笑朋友之间的疏离,子贡,请不要轻视原宪的朴实无华。
期待你的来信不会空缺,每一封都字字坚定,如同铁划一般清晰。

注释

喁风:形容风声嘈杂。
耿烟水:烟雾缭绕的水面。
政追随:恭敬地追随。
隐君子:隐居的高人。
阳关:古代送别的歌曲。
官长嗔:上司的责怪。
马曹:管理马匹的官职。
子猷真:子猷的真性情(子猷,晋代名士)。
谷风:古人对友情疏远的比喻。
原宪拙:原宪的朴实无华(原宪,孔子弟子)。
鸿雁:书信的代称。
八行划如铁:指信纸上的字迹坚定有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肃的作品,名为《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送成彦尉邵武三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万窍于喁风割耳,梅影横斜耿烟水。" 这两句通过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万窍"形容风声之多,如同无数的小孔同时发出声音,而"喬风"则是比喻风势之强,仿佛能够割裂耳朵;"梅影横斜耿烟水"则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山间景象,梅花在斜阳的映照下投下长长的影子,而远处的水面被薄雾笼罩。

"杀鸡为黍政追随,七峰共作隐君子。"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仰慕与赞赏。"杀鸡为黍"源自古代用鸡来祭祀农神以求丰收的习俗,这里比喻朋友间的情谊深厚;"七峰共作隐君子"则是说朋友们共同在山中隐居,追求高洁的人生境界。

"忽举阳关饯行人,去去莫愁官长嗔。" 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和鼓励。"阳关"常用来形容边塞之远,而"饯行人"则是送别之意;"去去莫愁官长嗔"则是在告诫朋友不要为仕途上的得失而忧虑。

"但知所领马曹似,清谈更觉子猷真。"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品格的赞扬。"但知所领马曹似"可能在比喻朋友像古代贤良的领袖,而"清谈更觉子猷真"则强调了朋友间纯净而真挚的交流。

"谷风尝讥朋友绝,子贡毋轻原宪拙。" 这两句中"谷风"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自然现象,而"朋友绝"则是对友情的高度评价;"子贡毋轻原宪拙"则是在说朋友之间的交流不应轻视,应当慎重对待。

"期公鸿雁不空回,开缄八行划如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深厚、坚韧如铁的期待和赞美。"期公鸿雁不空回"希望朋友间的情谊能够像鸿雁传信一样,不会白费;"开缄八行划如铁"则是说他们之间的文字交流,就像是用铁刻画一样坚固而深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洁的人格追求。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游山三首(其三)

门前如市不入耳,忘言隐几心如水。

纷华时逐长安儿,清爽何似毛锥子。

我虽事业未如人,天公不等吾弗嗔。

独步高山寻兀室,默坐烧香已悟真。

世事缤纷俱谢绝,叩角自歌愚且拙。

谁暇投书追贾谊,更忧铜弊杂铅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游山三首(其二)

人生要在行乐耳,四化相磨逝流水。

溪山佳处饱遨游,莫为膻荤亲俗子。

解龟谁顾谪仙人,玉局题墙亦遭嗔。

世人例作叶公解,但喜画龙谁识真。

何如便与尘寰绝,醉倒莫嫌茅店拙。

青骢门外系垂杨,旋乞青禾剉白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游山三首(其一)

高岩去天尺五耳,下飞瀑布千寻水。

山间瘦竹映枯松,岁寒相对凛君子。

杖藜去去寻幽人,剥啄扣门公勿嗔。

凡骨膻腥傥不厌,愿供薪水看脩真。

高人隐几语言绝,大巧深藏端若拙。

无乃误游天目山,偶见唐公冠带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谢杨休三首(其三)

一岁无多数日耳,归心应逐东流水。

遥想解鞍在于门,满室生春舞妻子。

明朝去拜绛帷人,迟迟他邦冀勿嗔。

愿及散才求入社,寓诗千里欲寻真。

医门不与多病绝,无盐自献那羞拙。

谁知此质非良金,政须乃翁为点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