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歌寄林明叔

赠君古墨三寸许,君知此墨从来处。

溧阳石化几千年,钢铁臼经三万杵。

昔我得之于异人,使我拾袭藏为珍。

我今以半为君遗,物以少贵君勿嗔。

来岁八月西风里,我曹忼慨办行李。

书囊无底将不去,检点笥中惟有此。

用时须留一匕馀,丹墀大对要烦渠。

更有浯溪纪功石,待问君王乞墨书。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赠你这长约三寸的古墨,你知道它的来历。
这墨来自溧阳,历经数千年的石磨研磨,经过三万次捣杵才成。
从前,我从一位奇人那里得到它,视若珍宝般收藏。
如今我将一半赠予你,虽然数量不多,请不要怪罪。
明年八月秋风起时,我会收拾行装离开。
书箱虽大,我却舍不得其他物品,只有这墨最为珍贵。
使用时请留下少许,将来在朝廷上对答时,它会派上大用场。
还有浯溪的记功石,我想请你用这墨写下功绩,向君王展示。

注释

墨:古代书写工具。
从来处:出处。
溧阳:地名。
石化:指墨的原料。
三万杵:极言磨砺次数多。
异人:奇特的人。
拾袭:珍藏。
半:一半。
遗:赠送。
来岁:明年。
行李:行装。
书囊:书箱。
惟有此:只有这墨。
匕馀:少量。
丹墀:宫殿中的台阶。
大对:重要的应对场合。
浯溪:地名。
纪功石:刻功勋的石头。
乞墨书:请求写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墨歌寄林明叔》,通过赠送古墨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情谊和珍视之意。开篇“赠君古墨三寸许,君知此墨从来处”两句直接了当地传达了赠送之物及其价值,显示出诗人对这份礼物的自豪与重视。

紧接着,“溧阳石化几千年,钢铁臼经三万杵”两句则描绘了古墨的历史悠久和制作过程的艰辛,从而强调了其珍贵程度。这里的“溧阳”指的是产墨之地,而“几千年”、“三万杵”则是夸张手法,用以凸显这块石墨的不凡来历。

诗人接着写道:“昔我得之于异人,使我拾袭藏为珍。我今以半为君遗,物以少贵君勿嗔。”这里表明了诗人对这份古墨曾经的珍视,以及现在愿意分出一部分给予好友林明叔。这种割爱之举,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在“来岁八月西风里,我曹忼慨办行李。”两句中,诗人设想着将来的某个时刻,他会在秋天的西风中准备行囊,这里的“办行李”隐含着即将离别的情感。

随后,“书囊无底将不去,检点笥中惟有此。”表明诗人对这份古墨的珍视,以及在他心中的位置。这里的“书囊无底”暗示了诗人的收藏爱好,而“检点笥中惟有此”则强调了这份礼物在诗人心目中的独特价值。

最后,“用时须留一匕馀,丹墀大对要烦渠。”和“更有浯溪纪功石,待问君王乞墨书。”两句中,诗人嘱咐林明叔在使用这份古墨时要保留一些余墨,并且提及了另一个关于浯溪的纪念之物,表达出希望通过这些物品传递情感和记忆。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他对笔墨艺术的重视。通过赠送这份古墨,诗人不仅传递了实际的物质价值,更是通过这种方式深化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文人情怀表达,体现了他们对于友谊、艺术与物品背后故事的深刻理解和珍视。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潘世表来访临别赠二十韵

病眼缘春困,晨兴为子明。

未应谈世故,政恐累吾清。

书况近何若,襟期久不倾。

春来已多日,课办几何程。

我懒觉成惯,人怜太瘦生。

招穷诗作祟,攻闷酒为兵。

昨著僧房宿,思寻友旧盟。

时时整行李,往往叹浮萍。

一动归欤兴,长歌去矣行。

小轩频偃蹇,分物息经营。

绿爱弥墙幄,红惊糁地英。

感时愁杜宇,唤梦赏鹂鹒。

秩马来迢递,论文会合并。

匆匆为草具,郁郁有兰馨。

如许遽言别,深知不尽情。

惜花二三月,送客短长亭。

万事眼前幻,一杯身后名。

相期在忠孝,冷笑付枯荣。

问学无穷尽,文章合老成。

倘来聊尔尔,所立要铮铮。

此去逢同社,为侬好寄声。

有需新句子,此稿不妨呈。

形式: 排律

题九鲤湖

仙人蝉蜕几经年,山水胜处今依然。

长驱九龙叱雷电,高跨九鲤升云烟。

武夷九曲此幻相,灵砂九转成丹铅。

黄鸡白犬得一舐,翩翩高举红轮边。

我家去此可三舍,欲识仙灶无因缘。

朅来乞取方匕剂,要使凡骨成飞仙。

群仙骈头顾我语,笑指巨鳌在深渊。

觅丹他日来未晚,且与一钓六鳌连。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题名士蔡伟叔宣子文集

书眼昏眵久,今逢刮膜篦。

诗编云岫序,文卷水心题。

富艳濯江锦,清寒印月犀。

行行遇知己,莫叹橐无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题听蛙轩

白杜诗人大方家,诗两牛腰书五车。

高谈世事坐扪虱,大扁丈室名听蛙。

我见东野低头拜,三年未了听蛙债。

蛙有何好君赏音,从黾得蛙自尊大。

君胡不听高冈丹凤鸣,又胡不听华亭鹤唳声。

答云二物不间出,吾与此蛙别有情。

年来凤去避矰弋,梧桐其栖竹其食。

有时伸喙鸣朝阳,反被妖乌豪鹞击。

鹤亦远引归辽东,无缘得近华清宫。

纵鸣九皋许嘹唳,流矢伤翼愁天翁。

不如且听蛙声好,唤回梦觉春池早。

纵饶翡翠上苕兰,差胜蛩螀啼露草。

王子掉头曰不然,夫君标致如胎仙。

富家有子比雏鹓,吾道岂得长迍邅。

不妨少待两三年,一鸣惊人飞冲天。

群蛙蜿蠕何足怜,弃置官池任啾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