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频与李二宾客郭外同游因赠长句

风光引步酒开颜,送老消春嵩洛间。

朝蹋落花相伴出,暮随飞鸟一时还。

我为病叟诚宜退,君是才臣岂合闲。

可惜济时心力在,放教临水复登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优美的景色引人漫步,饮酒开怀,我在嵩山和洛阳之间度过晚年。
早晨踩着落花与友相伴而出,傍晚随着飞鸟一同返回。
我作为年老多病之人确实应退隐,你是有才华的大臣怎能闲赋?
可惜你有济世之才和精力,却只能放任你面对水边和山岭。

注释

风光:美丽的自然景色。
引步:引导人散步。
酒开颜:因饮酒而面带笑容。
送老:度过晚年。
消春:消磨春天时光。
嵩洛间:指嵩山和洛阳之间的地方。
朝蹋:早晨踩踏。
落花:落下的花瓣。
相伴出:与人结伴出行。
暮随:傍晚跟随。
飞鸟一时还:鸟儿一起归巢。
病叟:年老多病的人。
诚宜退:确实应该退隐。
才臣:有才能的大臣。
岂合闲:怎能闲着。
可惜:令人惋惜。
济时:救济时世。
心力:心力、能力和精力。
在:存在。
放教:放任, 让。
临水:面临水面。
登山:登山活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欢快的春日郊游景象。开篇“风光引步酒开颜”即设定了愉悦的心情和美好的环境,通过饮酒来表达喜悦之情。紧接着,“送老消春嵩洛间”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希望在美好时光中送别老友的意愿。

“朝蹋落花相伴出,暮随飞鸟一时还。”这两句通过对比白天与黄昏的不同景象,展示了诗人与朋友一起游玩的情境。蹋踏着春天的落花,同行的友伴在身边,而当日落西山,诗人则随着归巢的飞鸟返回。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生动的画面,也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我为病叟诚宜退,君是才臣岂合闲。”诗人在这里提到自己因为年迈多病,应该适度地隐退,而对于友人的才能,则认为不应闲置。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许与支持,同时也透露出了自己的自知之明。

“可惜济时心力在,放教临水复登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旧保持着济世救人的愿望和力量。即使需要放下教鞭(可能是指暂时的休息),也依然选择回到自然中去,不断地追求和挑战。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也体现了他不向年迈低头,始终保持积极生活态度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游玩的描绘,以及对友情、时光和生命态度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春夜宴席上戏赠裴淄川

九十不衰真地仙,六旬犹健亦天怜。

今年相遇莺花月,此夜同欢歌酒筵。

四座齐声和丝竹,两家随分斗金钿。

留君到晓无他意,图向君前作少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夜宿直

三月十四夜,西垣东北廊。

碧梧叶重叠,红药树低昂。

月砌漏幽影,风帘飘闇香。

禁中无宿客,谁伴紫微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春送卢秀才下第游太原谒严尚书

未将时会合,且与俗浮沈。

鸿养青冥翮,蛟潜云雨心。

烟郊春别远,风碛暮程深。

墨客投何处,并州旧翰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

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

一岁平分春日少,百年通计老时多。

多中更被愁牵引,少处兼遭病折磨。

赖有销忧治闷药,君家浓酎我狂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