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宿直

三月十四夜,西垣东北廊。

碧梧叶重叠,红药树低昂。

月砌漏幽影,风帘飘闇香。

禁中无宿客,谁伴紫微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三月的第十四夜晚,在皇宫的西北廊下。
碧绿的梧桐树叶层层叠叠,红花树高低错落。
月光如台阶般洒下,映出幽静的影子,风穿过窗帘带来淡淡的香气。
宫中没有过夜的客人,有谁能陪伴那紫微郎呢?

注释

三月十四夜:指农历三月的第十四天晚上。
西垣:古代指皇宫的西墙或西侧区域。
东北廊:皇宫东北角的走廊。
碧梧:碧绿色的梧桐树。
叶重叠:树叶茂密,相互覆盖。
红药树:红色花朵的植物,可能指芍药或牡丹。
低昂:高低起伏,形容花树的姿态。
月砌:月光像砌成的台阶,形容月光明亮。
漏幽影:月光透过缝隙投下幽深的影子。
风帘:被风吹动的窗帘。
闇香:暗淡的香气,形容香味清淡而深远。
禁中:指皇宫内。
宿客:在宫中过夜的客人。
紫微郎:古代对尚书省官员的美称,这里指住在宫中的官员。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夜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处禁中的孤寂情怀。"碧梧叶重叠"和"红药树低昂"生动地勾勒出园中植物的形态,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月光透过屋檐形成"幽影",风吹过帘幕散发出"闇香",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带来诗人的安宁。"禁中无宿客"表明诗人在深夜里无人陪伴,而"谁伴紫微郎"则透露出他对陪伴和交流的渴望。紫微郎通常指代帝王或高官,这里的提及,或许是在反映诗人的孤独感,以及对更高权力地位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春夜的宁静与内心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古人在深夜中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状态。白居易以其特有的直接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使得这首诗读来既有画面之美,又不失思想之深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春送卢秀才下第游太原谒严尚书

未将时会合,且与俗浮沈。

鸿养青冥翮,蛟潜云雨心。

烟郊春别远,风碛暮程深。

墨客投何处,并州旧翰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

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

一岁平分春日少,百年通计老时多。

多中更被愁牵引,少处兼遭病折磨。

赖有销忧治闷药,君家浓酎我狂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春暖

风痹宜和暖,春来脚较轻。

莺留花下立,鹤引水边行。

发少嫌巾重,颜衰讶镜明。

不论亲与故,自亦昧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