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忆秦娥·坐黄鹤楼上》由明末清初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黄鹤楼上的秋日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之情。
首句“江千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长江之壮阔,仿佛千尺之高,为全诗奠定了宏大的背景。接着,“晚来风景秋萧瑟”点明时间与季节,傍晚时分,秋风瑟瑟,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斜阳槛外,数行金戟”两句,将夕阳余晖与黄鹤楼的金黄色调巧妙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也暗示了历史的辉煌与沧桑。金戟象征着古代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与“斜阳”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历史厚重感。
“杯干重把栏干拍”一句,通过诗人饮酒后再次拍打栏杆的动作,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感慨。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情感的深度。
“楚宫垂柳怜孤客”运用拟人手法,将垂柳赋予情感,表达对孤独客人的同情与关怀。柳树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此处更添一层哀愁。
最后,“怜孤客,飞仙安在,唤他吹笛”四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飞仙的传说与现实的孤独形成了强烈对比,唤笛的举动似乎是对某种理想状态的呼唤,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壮美又孤独的世界,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