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欧阳侍郎寄示新集

宫锦三十段,金梭新织来。

殷勤谢君子,迢递寄寒灰。

鸑鷟对鼓舞,神仙双裴回。

谁当巧裁制,披去升瑶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三十匹精美的宫锦,用金梭新近织成。
深情地感谢尊贵的君子,远道寄来温暖的心意。
凤凰相对翩翩起舞,如同神仙双双徘徊。
谁能巧妙地剪裁制作,披上它登上仙境瑶台。

注释

宫锦:宫廷中使用的高级锦缎。
三十段:指很多段,这里是形容数量多。
金梭:金色的织布梭子,这里代指精细的织造工艺。
新织来:最近织造完成。
殷勤:情意深厚,态度诚恳。
谢:感谢。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这里可能指赠予者。
迢递:遥远。
寄:邮寄,引申为传送。
寒灰:比喻微薄的心意或身处困境中的自己。
鸑鷟:古代传说中的凤凰,象征吉祥。
对鼓舞:相对而舞,鼓舞彼此,有和谐美好的意象。
神仙:超脱尘世的仙人。
双裴回:双双徘徊,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
谁当:谁能够。
巧裁制:巧妙地裁剪制作。
披去:穿上。
升瑶台:登上仙境中的瑶台,比喻进入美好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谢欧阳侍郎寄示新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艺术创作的高度评价。

“宫锦三十段,金梭新织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精美绝伦的织物图景,通过对细致工艺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礼物的珍视与赞赏。宫锦代表着高贵和精湛的技艺,而三十段则暗示其长度非凡,足以展示其价值。

“殷勤谢君子,迢递寄寒灰。” 诗人通过“殷勤”二字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而“谢君子”则指向诗中的受礼者——欧阳侍郎。后半句中的“迢递”表明送礼的诚意,而“寒灰”常用以比喻心中所怀,可能暗示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鸑鷟对鼓舞,神仙双裴回。” 此处描写的是一场盛大的宴会或表演活动,“鸑鷟”是古代的一种乐器,与“对鼓舞”相呼应,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氛围。接着,“神仙双裴回”则赋予了一种超脱凡尘、如同神仙般优雅自在的境界。

“谁当巧裁制,披去升瑶台。” 最后两句诗中,“谁当”表达了对能工巧匠的赞叹,而“巧裁制”则是对艺术创作技艺的高度评价。“披去升瑶台”则是一种美妙的意象,似乎在描绘一幅展现辉煌宫阙图景的画卷被缓缓揭开的情形。

整首诗通过对物质和文化精华的描述,以及对友情和技艺的赞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高雅的审美观念。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谢徽上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

我见苏州昆山金城中,金城柱上有二龙。

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盘屈身长八十尺。

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

近有五羊徽上人,闲工小笔得意新。

画龙不誇头角及须鳞,只求筋骨与精神。

徽上人,真艺者。

惠我双龙不言价,等闲不敢将悬挂。

恐是叶公好假龙,及见真龙却惊怕。

形式: 古风

煌煌京洛行

圣君垂衣裳,荡荡若朝旭。

大观无遗物,四夷来率服。

清晨回北极,紫气盖黄屋。

双阙耸双鳌,九门如川渎。

梯山航海至,昼夜车相续。

我恐红尘深,变为黄河曲。

形式: 古风

酬岳阳李主簿卷

把卷思高兴,潇湘阔浸门。

无云生翠浪,有月动清魂。

倚槛应穷底,凝情合到源。

为君吟所寄,难甚至忘筌。

形式: 五言律诗

赠岩居僧

石如骐驎岩作室,秋苔漫坛净于漆。

袈裟盖头心在无,黄猿白猿啼日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