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沈献吉北山草堂九松十首(其八)懒八

籍地清阴覆碧龛,苍松枕谷自毵毵。

身同人柳眠还起,影似骊龙睡正酣。

苔径草茵随偃仰,风鳞雨鬣共䰐鬖。

若非泉石容高卧,懒较嵇生更不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沈献吉北山草堂九松之一的生动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句“籍地清阴覆碧龛”,描绘了松树下清幽的阴凉覆盖着碧绿的小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苍松枕谷自毵毵”一句,通过“苍松”与“谷”的结合,形象地展示了松树的高大与山谷的深邃,同时“毵毵”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松枝的繁茂与细长。

“身同人柳眠还起,影似骊龙睡正酣”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松树与人柳、骊龙相比较,生动地表现了松树在不同时间下的动态美。松树如同人柳般在夜晚休息,又在清晨醒来;其影子则像骊龙般沉睡,展现出松树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苔径草茵随偃仰,风鳞雨鬣共䰐鬖”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松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苔径和草茵随着松树的偃仰而变化,风中的鳞片和雨中的鬃毛共同摇曳,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流动与和谐。

最后,“若非泉石容高卧,懒较嵇生更不堪”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如果不是有泉石可以供人高卧,恐怕连嵇康这样追求自由与宁静的人都会感到难以忍受。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树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咏沈献吉北山草堂九松十首(其九)横九

群峰行遍下虚檐,白石苍烟曳匹缣。

坠子嶙峋喧雀鼠,古根坟起走蛇蚺。

颇妨俗辙烦回驾,不碍疏阴漫捲帘。

九老未应公作殿,临风长啸一掀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咏沈献吉北山草堂九松十首(其十)补三

乔林摧挫出群年,谁豢龙雏石窟边。

填岳已平三甫缺,撑霄终破女娲天。

橐佗种后曾留记,摩顶僧来尚及肩。

应是山灵知手植,风雷长护绿连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咏兴善寺古柏幢二首(其一)

古柏参差绀殿开,祗园何用问霜台。

珠垂梵盖苍龙抱,翠挟圆光绿凤来。

黛色干霄螺髻满,华鬘倒影石幢回。

诸方认取团圞话,黄檗无多倡试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咏兴善寺古柏幢二首(其二)

萧梁古院表遗踪,铁干虬姿簇几重。

香海拥潮苍雪下,法轮垂荫紫云封。

檀栾青映临池竹,摩顶寒分授记松。

参取圆通无着意,庭前柏子自茏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