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阎立本十八学士图

阎公十八学士图,当时妙笔分锱铢。

惜哉名姓不题别,但可以意推形模。

十二匹马一匹驴,五士无马应直庐。

五鞍施狨乃禁从,长孙房杜王魏徒。

一人醉起小史扶,一人欠伸若挽弧。

一人观鹅凭栏立,一人运笔无乃虞。

树下乐工鸣瑟竽,八士环列按四隅。

笑谈散漫若饮彻,盘盂杯勺一物无。

坐中题笔清而癯,似是率更閒论书。

其中一著道士服,又一道士倚枯株。

三人傍树各相语,一人系带行徐徐。

后有一人丰而胡,独吟芭蕉立踟蹰。

一时登瀛客若是,贞观治效真不诬。

书林我曾昔曳裾,三局腕脱几百儒。

雄文大笔亦何有,餐钱但日靡公厨。

邦家治乱一无补,正论出口遭非辜。

时危玉石一焚扫,览画思古为嗟吁。

形式: 古风

翻译

阎公的十八学士图,那时的神笔细致入微。
可惜画上没有注明姓名,只能凭想象揣摩他们的形象。
十二匹马配一头驴,五个没有马的士人应得房舍。
五个士人骑着狨猴坐骑,模仿长孙、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
一人醉酒起身,小吏扶持;一人懒散伸展如拉弓。
一人观赏白鹅,倚栏站立;一人握笔沉思,疑虑重重。
树下乐师弹瑟吹竽,八位士人环绕四方。
他们谈笑风生,仿佛畅饮至尽,桌上空无一物。
座中有人提笔写字,清瘦而专注,像是谈论书法。
其中一位穿着道袍,另一位靠着枯木。
三人围着树交谈,一人缓缓系带行走。
后面一人丰满留须,独自吟诗,站在芭蕉旁徘徊。
这些人物若真是当时的贤士,那么贞观之治的成效确实非虚。
我曾在此书斋学习,与众多学者切磋,手腕都磨破了。
虽然我有雄文大笔,但只靠公家供给,对国家兴衰无补。
直言正论却招致非议,世道艰难,我只能感叹。
面对这幅画,我深感历史的沧桑,为之叹息。

注释

阎公:阎立本。
十八学士:唐太宗的亲信谋士。
妙笔:卓越的绘画技艺。
题别:注明姓名。
推形模:推测形象。
五士:五位士人。
直庐:指住宅。
施狨:骑着狨猴。
禁从:禁止随从。
长孙房杜王魏徒:指唐代名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
小史:小吏。
挽弧:拉弓。
观鹅:观赏鹅。
无乃虞:疑虑重重。
乐工:音乐家。
八士:八位士人。
盘盂杯勺:餐具。
一物无:空无一物。
清而癯:清瘦。
率更:书法家颜真卿的字迹风格。
道士服:道教服装。
枯株:枯树。
丰而胡:丰满留须。
踟蹰:犹豫不决。
登瀛客:登仙境的人。
贞观治效:贞观之治的成效。
曳裾:追随学习。
餐钱:公家供给的食物。
公厨:官府厨房。
邦家:国家。
非辜:无辜。
玉石:比喻忠贞之人。
一焚扫:全部毁灭。
览画思古:看画怀古。
嗟吁:叹息。

鉴赏

这首宋诗《题阎立本十八学士图》通过对阎立本所绘十八学士图的细致描绘,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和画面生动的人物形象。诗人首先赞叹阎公的画笔精细入微,虽未题写姓名,但能通过观察推断出人物的身份和动作。他以幽默的方式描述了学士们的各异姿态:有的醉酒需人扶持,有的弓身如拉满的箭,有的观赏鹅鸟,有的专注作画。音乐家在树下演奏,学士们围坐四周,气氛轻松愉快。

画面中的道士、丰颐的胡须者以及独自沉思的吟者,都各有特色,富有生活气息。诗人回忆自己也曾在此类学术环境中研读,感叹自己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施展,仅能享受公厨的待遇。他感慨自己的言论对国家治乱并无实际帮助,反而因直言而受责难。在时局动荡之际,诗人看着这幅画,不禁生发出对古代贤人的追思和对现实的忧虑。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十八学士图的场景,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个人际遇和时代变迁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

郑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湘江秋夕

岳麓长云合,湘江暮霭收。

鸿鸣沙渚夜,叶脱洞庭秋。

霜竹千丛密,风弦一曲愁。

独醒人不见,西岸水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睡觉

玉炉香断瑞烟微,小院阴岑夹幕垂。

一枕清风人寂后,半窗明月酒醒时。

漆园蝴蝶难成梦,巫峡行云想有期。

欲曙凄凉精气爽,漏残灯烬画屏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游虎丘

丘壑癖所耽,从游虎踞岩。

山形藏古寺,泉脉涌幽潭。

远望悲陈迹,清禅任闭庵。

繇来贤达士,捷径鄙终南。

形式: 五言律诗

扬州慢.琼花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星流。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

形式: 词牌: 扬州慢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