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琼花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星流。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

形式: 词牌: 扬州慢 押[尤]韵

翻译

盛开的琼花就像衣装素淡的仙女,试罢新妆,满身香气,步履轻盈的走下楼来。遥想当日炀帝赏花情景:清晨将琼花剪下,插入金瓶中时还沾有晨露,由护卫皇帝出行的骑士以流星快马送至行宫供炀帝赏玩。此番在临安出现的、经过移根再植的花,原是她的精魂被风吹至。
曾在扬州看到过的琼花,如今到了江南竟能在酒筵前相见。想起无双亭畔那“天下无双”的琼花,如雪般素洁,在春风中摇动;不知自己何时能重游扬州,再睹那美妙的丰姿?自己重游扬州,已成妄想,唯有怅望云霄,缅怀旧事而已。在这烟霭迷离、繁花旖旎的阳春三月,只有独倚阑干,默默无语。

注释

弄玉:相传为春秋时秦穆公之女,后与萧史一起升天仙去。
“飞琼”,许飞琼,西王母的侍女。
淡泞:这里指飞琼的衣装素淡。
袜尘:本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词中谓仙女的步履轻盈。
“迷楼”,点出扬州。
隋炀帝在扬州建行宫,回环四合,误入者不得出,名曰迷楼。
香毬:一种铜制的薰香用的球,中分三层,圆转不已,叮放置在被褥中问,其香烟不灭。
晓剪:清晨将琼花剪下。
缇骑:古代当朝贵官的前导和随从的骑士。
星流:流星快马。
天中月色:形容琼花淡黄的色彩。
南州:指临安。
临安在扬州之南,故称之为“南州”。
尊前:酒杯前。
无双亭:亭名.在扬州后土祠旁,北宋诗人宋郊建。
缠腰骑鹤:指重游扬州,用《殷芸小说》中的典故,参见赵以夫《扬州慢》词注。
烟花三月:指阳春三月。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幽雅的画面,以扬州琼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的怀旧之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形象,形容琼花的清雅脱俗。"袜尘步下迷楼"则暗示了琼花盛开时的繁华景象,以及词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

"试新妆才了,炷沈水香球"描绘了琼花在晨曦中如美人梳妆打扮,香气四溢的场景。"金瓶露湿,缇骑新流"进一步渲染了琼花的娇嫩与清新,仿佛连露珠都带着贵气。

"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表达了词人因风起而生的思乡之梦,将月色与琼花相融,寄托了深深的离愁。"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借酒消愁,感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

"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表达了词人对与佳人共游的美好回忆,以及对重逢的期盼。"缠腰骑鹤"则是词人想象中的超凡脱俗,寓意着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词人以"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收束,表达了在春意盎然的三月,他只能独自倚栏,沉浸在无尽的春愁之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去的深深眷恋。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词人对扬州琼花的独特情感。

收录诗词(3)

郑觉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

卷帘酒醒,怕无言、慵理残妆啼粉。

记绾同心双绣带,珠箔青楼花满。

琢玉传情,断金订约,总是愁根本。

谁知薄悻,肯于长处寻短。

旧日掌上芙蓉,新来成刺,变却风流眼。

自信华年风度在,未怕香红春晚。

恩不相酬,怨难重合,往事冰澌泮。

分明诀绝,股钗还我一半。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谒金门

秋夜永。叶叶梧桐霜冷。皓月窥人深院静。

孤鸿窗外影。情是相思深井。恩是相思修绠。

别后信音浑不定。银瓶何处引。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游洋州崇法院

晓色熹微麦陇间,杖藜徐步扣禅关。

两浇水足东西堰,一抹云收南北田。

仕路驰驱惊岁晚,僧寮燕坐觉身閒。

故园早办归来计,莫待星霜满鬓斑。

形式: 七言律诗

题资州东岩

径转得幽谷,云岩屹相向。

谽谺偃重檐,弯环依叠嶂。

缅想融结初,镌镵自天匠。

了无斧凿迹,但觉盘根壮。

深可数千尺,广逾八九丈。

洞穴既窈窕,松门亦昭旷。

廓舍三千界,中列五百像。

巨楠布幢盖,翠蔓垂帷帐。

木灵不知名,境幽或难状。

我时驰征轺,奔走倦尘鞅。

获此一段奇,欣然惬微尚。

欲去兴未阑,行行重回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