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会上和赵靖轩韵

不著人间半点愁,每于胜处一凭楼。

吟边只欠林和靖,坐上追思马少游。

晕脸芙蕖酣薄暮,低眉杨柳拂新秋。

酒阑拍掌狂歌舞,自是忘机可狎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不沾染人世间丝毫忧愁,常常在美景中登上高楼。
诗作时只差林和靖这样的雅士相伴,静坐时怀念马少游的风范。
傍晚时分,荷花醉颜微红,低垂的柳枝轻抚初秋的凉意。
酒过三巡,击掌欢歌,我已忘却机心,自在如鸥鸟般亲近自然。

注释

不著:不沾染。
人间:人世间。
愁:忧愁。
每于:常常。
胜处:美景。
一凭楼:登上高楼。
吟边:诗作时。
只欠:只差。
林和靖:宋代诗人,以隐逸出名。
坐上:静坐时。
追思:怀念。
马少游:宋代文人,有高雅之风。
晕脸:醉颜微红。
芙蕖:荷花。
酣:醉态。
薄暮:傍晚。
低眉:低垂。
杨柳:柳树。
新秋:初秋。
酒阑:酒过三巡。
拍掌:击掌。
狂歌舞:欢歌。
忘机:忘却机心。
可狎鸥:亲近如鸥鸟。

鉴赏

这首宋诗《西湖会上和赵靖轩韵》由胡仲参所作,描绘了诗人于西湖胜景中独自或与友人共赏的闲适心情。首句“不著人间半点愁”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纷扰的内心世界,他似乎无忧无虑,全然沉浸于自然之美。次句“每于胜处一凭楼”则写出诗人常在湖畔楼台之上远眺,享受美景。

“吟边只欠林和靖”借用了林逋(林和靖)的典故,林逋以梅妻鹤子,隐居西湖,诗人在这里表达自己对清雅生活的向往。而“坐上追思马少游”则怀念马臻(马少游),可能是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在精神上有所共鸣。

“晕脸芙蕖酣薄暮,低眉杨柳拂新秋”两句,通过描绘荷花在傍晚时分的娇艳和杨柳在初秋微风中的轻柔,进一步渲染了西湖的宁静与美好。诗人在此时举杯畅饮,忘却烦恼,尽情欢歌。

最后,“酒阑拍掌狂歌舞,自是忘机可狎鸥”写出了诗人酒后放浪形骸,忘却机心,与鸥鸟为伴,自在逍遥,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与友情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80)

胡仲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仲弓弟。生平不见记载,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当为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与冯去非等有交。诗集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庄小稿》一卷(亦收《两宋名贤小集》)。 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希道
  • 籍贯:清源(今福建泉州)

相关古诗词

过千顷寺访谷隐老

别久交情淡,重来似旧时。

人生云聚散,世事月盈亏。

茶具权行酒,禅床借看诗。

漫天多雪意,预约探梅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过永春县

距城才百里,世路便难平。

碣石唐人墓,桃源晋地名。

危谯依岳势,荒市带溪声。

往日罹兵火,颓垣蔓草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问性之病

莫向推敲苦用心,闻君病里亦沉吟。

书灯挑尽无人共,药鼎煎残到夜深。

霜后菊花方寂寂,腊前梅事又骎骎。

相看咫尺如千里,几度逢人问信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王和礼留别韵

归骑匆匆十日程,客身犹自恋桐城。

未应江左追王建,且去隆中卧孔明。

鸡黍几番陪夜话,莺花一路伴伶声。

秦溪溪上无风浪,好与白鸥寻旧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