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六首(其三)

过去心不可得,收纶罢钓秋江碧。

扁舟古岸恣闲眠,明月芦华深稳密。

现在心不可得,法王家法存今昔。

谋臣猛将定封疆,说甚隋珠并赵璧。

未来心不可得,不可得中只么得。

石含玉兮地擎山,惟證乃知难可测。

千古流芳谁共知,清风匝地有何极。

形式: 偈颂

翻译

过去的回忆无法追寻,垂钓秋水已收起鱼线。
小船停靠在古老的岸边,任由我悠闲入眠,明月芦花映照,静谧而深沉。
现在的状态难以把握,佛法恒久流传于今朝和往昔。
即使有智谋之臣和勇猛将领,划分领土也是必然,隋珠赵璧的赞誉又算得了什么。
未来的未知无法触及,无所得中却隐藏着真实。
石头中蕴含美玉,大地托举高山,唯有证悟才能理解其深不可测。
千百年来谁能共享美誉,清风遍地,其广袤无垠何以言尽。

注释

过去:过去的回忆。
心:内心感受。
不可得:无法得到。
收纶:收起钓鱼线。
扁舟:小船。
古岸:古老的岸边。
恣闲眠:任意悠闲睡眠。
法王:佛法中的王者。
家法:佛法传承。
今昔:古今。
谋臣:智谋之臣。
猛将:勇猛将领。
未来:未来。
只么得:隐藏的真实。
石含玉:石头中藏有美玉。
地擎山:大地支撑高山。
难可测:深不可测。
千古:千百年。
流芳:流传美誉。
何极:无边无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嗣宗的《颂古二十六首》之三,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无常与不可捉摸。首句“过去心不可得”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不可逆和无法追回,如同秋江收钓,逝去的时光不再回头。接下来,“扁舟古岸恣闲眠,明月芦华深稳密”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边画面,暗示了超脱世俗的闲适生活和自然界的静谧。

“现在心不可得”则强调了当下存在的短暂和瞬息万变,即使法王家法永恒不变,但人事变迁,如谋臣猛将的功业也会随时间而改变。“隋珠赵璧”比喻珍贵的事物,说明这些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未来心不可得,不可得中只么得”进一步阐述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在无常之中寻找确定性的困难。诗人以“石含玉兮地擎山”象征内在的真我如同珍宝深藏不露,难以度量。

最后两句“千古流芳谁共知,清风匝地有何极”表达了对名声和赞誉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可能只有少数人能理解,而清风遍地的自然之美更是无尽无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禅宗的语言,寓言般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追求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32)

释嗣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二十六首(其一)

千年石虎产麒麟,一角通身五彩明。

金锁玉关浑掣断,毗卢界内鼓烟尘。

形式: 偈颂

偈二首(其二)

少林坐,庾岭行,书偈传衣成战争。

庾岭行,少林坐,得髓安心成话堕。

两家公案未曾圆,后代儿孙作殃祸。

这殃祸,可煞大,天下衲僧透不过。

形式: 偈颂

颂古二十六首(其十八)

生死既不可求,根尘万病俱休。

从此俱空独露,蟾轮一片清秋。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偈二首(其一)

翠岩不是不说,只为无个季节。

今朝快便难逢,一句为君剖决。

露柱本是木头,秤锤只是生铁。

诸人若到诸方,莫道山僧饶舌。

形式: 偈颂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