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国碧云客,东京白首翁。
松江初有月,伊水正无风。
远思两乡断,清光千里同。
不知娃馆上,何似石楼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荅梦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见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怀乡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南国碧云客,东京白发翁" 这两句设定了诗人在南方的碧云深处,心系远方的故乡东京,而自己则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这里既有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也透露出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情感。
"松江初有月,伊水正无风" 描写了一个明净的夜晚,松江之滨初升的月亮和静谧无声的河水。这种景象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远思两乡断,清光千里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两地家乡的深切思念,尽管相隔遥远,但月亮的清辉却能跨越千山万水,将彼此联系在一起。这里传递出一种超越空间距离的情感共鸣。
最后两句 "不知娃馆上,何似石楼中" 则是诗人对于未知之事的好奇和探究。在这些建筑之间,他试图寻找某种精神上的寄托或许是一种美好的回忆。这里也有可能隐含着对生活、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与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家乡和人生的感悟,展现了白居易温婉而深刻的艺术风格。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幸免非常病,甘当本分衰。
眼昏灯最觉,腰瘦带先知。
树叶霜红日,髭须雪白时。
悲愁缘欲老,老过却无悲。
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
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
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听罢无他计,相思又一篇。
君入空台去,朝往暮还来。
我入泉台去,泉门无复开。
鳏夫任系职,稚女未胜哀。
寂寞咸阳道,家人覆墓回。
嫁得梁鸿六七年,耽书爱酒日高眠。
雨荒春圃唯生草,雪压朝厨未有烟。
身病忧来缘女少,家贫忘却为夫贤。
谁知厚俸今无分,枉向秋风吹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