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崇

筑室占层峰,高眠商岭东。

钵薰诸佛饭,窗占上皇风。

饵桂将成父,搴芝固有童。

惊猿参唳鹤,伸鸟杂经熊。

客有希何点,人多拜德公。

春云不持寄,谁欲问山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在高峰上建造房屋,高枕安睡在商岭之东。
香炉中焚烧着佛饭,窗户仿佛沐浴着上古皇风。
服用桂枝有望长寿如父,采芝草的孩子保持童真。
惊飞的猿猴与鹤鸣相应和,飞鸟穿梭于熊群之间。
访客期待见到何点那样的贤人,人们多向德公表达敬意。
春天的云彩不愿为我带来讯息,谁能入山中询问消息?

注释

筑室:建造房屋。
层峰:高峰。
高眠:高枕安睡。
商岭:商岭,地名。
钵薰:香炉焚烧。
诸佛饭:佛饭。
窗占:窗户沐浴。
上皇风:上古皇风。
饵桂:服用桂枝。
成父:长寿如父。
搴芝:采芝草。
固有童:保持童真。
惊猿:惊飞的猿猴。
伸鸟:飞鸟穿梭。
经熊:熊群。
希何点:贤人何点。
德公:德高望重的人。
春云:春天的云彩。
持寄:带来讯息。
山中:山中深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高僧在深山之中的生活情景,语言朴素而富有意境。开篇“筑室占层峰,高眠商岭东”写出了居住的地点极其偏远和高峻,隐喻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的愿望。“钵薰诸佛饭,窗占上皇风”则表明诗人可能是一位僧侣,或至少是受到了道教或佛教思想的影响,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滋润。紧接着“饵桂将成父,搴芝固有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生活状态,其中“饵桂”指的是仙草,也许暗示着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下片“惊猿参唳鹤,伸鸟杂经熊”描绘了一幅动物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而“客有希何点,人多拜德公”则表达了诗人在山中虽隐居,但仍然受到外界的尊敬。最后,“春云不持寄,谁欲问山中”则是对远方来访者的一种回应,似乎在说,即使没有特定的信息传递,也无需通过春天的云朵去寻找山中的诗人。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寄献扬州

平昔怀亲友,销魂重远辞。

于今急难地,那复别离时。

脱木乾坤晚,穷途日月衰。

忧馀曾得恤,涅罢返无缁。

楚分多连泽,淮居止杂夷。

持樽相望意,不减见琼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寄题外门亭园

外家真大隐,亭圃枕城闉。

谈树能留客,飞鸥不畏人。

白云仙岭曙,脩竹禊堂春。

溪远寻难尽,林幽趣旋新。

爱山仍作屐,裁縠便为巾。

僧赴禺中饭,樵归落照邻。

宅成翻忝相,里旧况依仁。

千骑过从数,连章刻翠珉。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晚秋西园

西园来最数,要是使君閒。

坞有常眠石,台无未识山。

池光兼日动,枫影带林殷。

鸟没苍茫外,天垂摇落閒。

归云高杳杳,晚菊正斑斑。

幸有斋中熟,无嫌向晦还。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清明值雨

有渰兴芳序,馀寒惜惨悽。

远山沈向尽,杂树望先迷。

天阔都成暝,云昏本自低。

漂灰禁馀火,浮枣祓残溪。

槛筱风争亚,汀凫夜不栖。

篷声攒钓渚,蓑滴拥烟畦。

积润侵重构,长严压晓鼙。

游人盘马路,独漉逐春泥。

形式: 排律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