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吟水木净,逸思风云骤。
知有沧洲期,意得还独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赵伯友、姜叔谦一同游览紫霄观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首句“高吟水木净”以“高吟”开篇,暗示了诗人的高雅情操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而“水木净”则直接描绘了清澈的水面与挺拔的树木,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逸思风云骤”一句,巧妙地将诗人的思绪比作风云的变幻,既表现了诗人情感的激荡,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激发了诗人的灵感。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知有沧洲期”中的“沧洲”通常指远离尘嚣的隐居之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得还独笑”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喜悦,即使在独自一人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满足,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追求,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
不详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孤山夕云冻,皓鹤返林庐。
参差破琼蕊,正是雪飞初。
珠宫万姝丽,缤纷朝紫皇。
月明瑶珥冷,风细缟衣香。
蜿蟺双苍龙,石潭下无底。
时时戏明珠,夜光照寒水。
霜白玉堂砌,乌啼锦树枝。
小儿誇解笛,莫向月中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