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蜿蟺双苍龙,石潭下无底。
时时戏明珠,夜光照寒水。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苍龙在石潭戏珠的场景,充满了神秘与动态之美。
首句“蜿蟺双苍龙”,蜿蜒曲折的两条苍龙,形象地展现了龙的灵动与威严。接着,“石潭下无底”一句,不仅描绘了深邃的潭水,也暗示了龙的活动空间之深广,营造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
“时时戏明珠,夜光照寒水。”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龙与明珠的互动。明珠在龙的戏耍下,不时地在黑暗的潭水中闪烁,照亮了寒冷的水面。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通过明珠的光芒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与深沉的潭水形成鲜明对比,寓意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活力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不详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霜白玉堂砌,乌啼锦树枝。
小儿誇解笛,莫向月中吹。
豫章城外发春帆,西望岷峨落日酣。
故国蚕丛随地迥,浮云鸟道与天参。
政行定布秋官令,赋就多逢蜀客谈。
他日绣衣归阙下,还因鸿雁忆江南。
明经应诏唐公子,价比玙璠英妙年。
长安跃马志千里,东鲁获麟书一编。
路入淮河青树里,家邻海岱白云边。
郡国荐书多秀彦,汉廷惟爱董生贤。
华省归来栖莫鸦,层轩开处对明霞。
竹边琴鹤心如水,郭里林塘客是家。
碧玉调高风自起,玄裳舞罢月初斜。
昼閒更喜诗清绝,白石苍苔松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