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二)

西葬青嵩道,千秋岂复晨。

皇图先与子,庙号独称仁。

二帝衣裳旧,三王礼乐新。

茂陵书奏晚,不及议车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西去安葬在青嵩道,未来的岁月再难有清晨。
江山社稷首先归你治理,庙号中只有你的‘仁’字最为尊崇。
两位先帝的衣冠旧制犹存,三位圣王的礼仪音乐焕然一新。
你的遗愿写在茂陵的奏章上,来不及讨论出行巡游的计划。

注释

西葬:西去安葬。
青嵩道:地名,可能指帝王陵墓所在地。
皇图:指国家的统治和大业。
庙号: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仁:儒家推崇的道德品质,这里指仁德的皇帝。
二帝:指前两位帝王。
三王:通常指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此处借指去世的帝王。
书奏:奏章,古代臣下向帝王陈述意见或请求的文书。
车巡:帝王出行乘坐车辆的巡游。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历史与帝制传承的诗歌,通过对古往事物的回顾,展现了皇权的延续和礼仪的重建。首句“西葬青嵩道”象征着历史的长河和时间的流逝,“千秋岂复晨”则表达了对于过去辉煌时刻的怀念与不可复返之感。

接下来的“皇图先与子,庙号独称仁”揭示了帝王对国家大计的安排和其仁德的象征。"二帝衣裳旧,三王礼乐新"则是通过服饰和礼仪的变化来反映历史的演进和文化传承,其中“二帝”可能指代先前的两位皇帝,而“三王”通常特指夏、商、周三代的君主。

最后,“茂陵书奏晚,不及议车巡”表达了对过去功业的记述可能未能及时完成,甚至无法与当下的政治活动相提并论。这里的“茂陵”可能是指某位皇帝的陵墓,而“车巡”则关联着帝王出行的仪式。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望和文化传承的强调,展现了作者对于仁德君主和帝制秩序的敬仰。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其一)

忽觉宫车晚,乘云御帝乡。

空馀群玉殿,不奏万年觞。

白发孤臣泪,黄尘九陌荒。

返虞歌未断,陵柏已苍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元日呈原叔给事唐卿谏议

欲晓东风拂面来,征骖初喜共春回。

九天应下阶庭拜,万蛰先惊汉地雷。

冷彻貂裘须护节,和侵毡屋莫穷杯。

出疆慷慨男儿事,未信霜颜便一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友生失意

梦到天阍寤翼伤,拂衣归去乐江乡。

丈夫岂识原非病,丞相应嗤盖有狂。

失马未须嗟北塞,过关重约使南阳。

君知韝上雄飞日,秋劲霜严始一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月夜有寄

莎阶切切思寒螀,爽籁泠然露气凉。

半夜云高蟾喷晕,一秋风紧桂飘香。

鸟惊危树栖无定,人倚空楼望更长。

遥忆洞庭南去客,叶翻波急驻归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