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十八首(其六)

镜槛书床共绿阴,蕙炉烟袅昼愔愔。

萧闲不受一尘侵。

玉雪青瓯挑茗眼,乌丝小字习琴心。

更携纨扇索新吟。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沙十八首(其六)》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雅致的生活场景。

“镜槛书床共绿阴”,开篇即以“镜槛”与“书床”并置,营造出一种文人雅士的居住环境,绿荫环绕,既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共绿阴”三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蕙炉烟袅昼愔愔”,蕙炉,指的是香炉,此处使用“蕙”字,不仅点明了香料的种类,更添一份高雅之气。烟袅袅,烟雾轻盈缭绕,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昼愔愔,形容白天的宁静,整个场景在香烟的缭绕中显得格外安详。

“萧闲不受一尘侵”,“萧闲”二字,既是对前文环境的总结,也是对心境的描绘。不受一尘侵,强调了环境的纯净与内心的宁静,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与纷扰都与之无关,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玉雪青瓯挑茗眼,乌丝小字习琴心”,“玉雪青瓯”指的是精美的瓷器,这里用来形容茶具,不仅体现了饮茶的雅趣,也暗示了主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挑茗眼”则是品茶时的专注与享受。“乌丝小字”则指书写,这里不仅描述了习字的情景,也反映了主人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琴心”则是弹琴的心境,通过弹奏音乐来抒发情感,进一步展现了生活的艺术化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更携纨扇索新吟”,结尾一句,以“纨扇”这一传统物品,引出新的创作灵感。纨扇轻摇,不仅为夏日带来一丝凉意,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预示着新的诗歌作品即将诞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艺术、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十八首(其七)

青粉墙低柳倚门,疏帘斜入燕寻人。

最难消遣是深春。

闲凭绣闲思梦笑,怕翻箫谱见啼痕。

樱桃花下又黄昏。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十八首(其八)

水近雷塘缓缓流,绿杨风软不知秋。

教人无赖是扬州。

画舫载来歌舞梦,玉箫吹破古今愁。

旧时明月照迷楼。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十八首(其九)

风蹴飞花上绣茵,柳丝无力绊残春。

今年时节去年人。

蝉锦暗销双枕泪,雁弦愁锁一筝尘。

不思前事亦伤神。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

九陌轻尘散钿车,五更残梦怯悲笳。

西风吹我落天涯。

象筦乌丝题影事,酒旗歌板送年华。

夕阳红到马缨花。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