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睡眼朦胧试浴身,芳华竟体欲生春。
怜君遥噀香溪水,兰气梅魂暗着人。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柳是所作,名为《奉和黄山汤池留题遥寄之作(其三)》。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流露与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睡眼朦胧试浴身”,这句诗描写了诗人在早晨懵懂中试图清醒地投入到洗澡之中,体现了一种从沉睡到苏醒的过渡状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准备迎接新一天生活的情绪。
“芳华竟体欲生春”,这里的“芳华”指的是花开的美好景象,“竟体”则是指诗人身体上感受到的温暖,整句表达了春天即将到来,万物复苏的生机与希望。
“怜君遥噀香溪水”,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遥噀”即是远处轻轻地呼唤,而“香溪水”则是那清新而又芬芳的溪流水,象征着纯洁和宁静。
最后一句“兰气梅魂暗着人”,“兰气”指的是兰花的香气,“梅魂”则是梅花的精灵,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心境,如同被兰花的清香和梅花的幽雅所笼罩,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浴身、思念亲人以及感受自然美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及情感深刻的感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不详
旌心白水是前因,觑浴何曾许别人?
煎得兰汤三百斛,与君携手祓征尘。
素瑟清尊迥不愁,柁楼云物似妆楼。
夫君本自期安桨,贱妾宁辞学泛舟。
烛下乌龙看拂枕,风前鹦鹉唤梳头。
可怜明月将三五,度曲吹箫向碧流。
曲径疏篱来往游,沉沉罢舞枕枝头。
香偷韩椽身犹困,魂绕庄周梦更幽。
似饮花浆千日醉,却闲苔影一帘愁。
东风无赖频吹醒,又趁狂蜂恼画楼。
野桥舟阁总通烟,香气虚无花影前。
北浦因谁芳草后,西泠真有恨情边。
看桃子夜论鹦鹉,折柳孤亭忆杜鹃。
神女生涯应是梦,何妨风雨照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