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窈然碧玉池方,绿波不见还凝伫。

翠萍痕在,金支光淡,湘妃无语。

瑶瑟声沉,画兰愁绝,几回如许。

甚风烟依约,鱼龙黯惨,空回首,珠帘暮。

一夕翠华临幸,也悲凉、故宫尘土。

石根碧涨,天飘翻出,黑湾雷雨。

思舜亭高,风漪吹散,满空秋暑。

欲苍梧回叫,凤箫凄断,听躬耕处。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深邃的碧玉池塘,绿色的波纹难以察觉,我还在静静凝望。
翠绿的浮萍痕迹犹在,金色的栏杆光泽暗淡,湘妃女神默默无言。
瑶琴的声音低沉,画中的兰花令人愁绪满怀,这样的场景重复了多少次。
轻烟薄雾中,鱼儿龙影显得阴郁,徒然回首,只见珠帘垂暮。
一夜之间,华丽的翠华降临,却也感叹昔日皇宫已成尘土。
石头根部的碧水上涨,天空飘落的仿佛是暴雨,黑漆漆的海湾雷声隆隆。
在思舜亭上,微风吹散了涟漪,满空弥漫着秋天的暑气。
想要呼唤苍梧,凤箫声断,只听见农耕之地的宁静。

注释

窈然:幽深的样子。
碧玉池:清澈如玉的池塘。
凝伫:长时间站立不动,凝视。
翠萍:绿色的浮萍。
金支:金色的栏杆。
湘妃:古代传说中的湘水女神。
瑶瑟:美玉制成的瑟,古乐器。
风漪:风吹起的涟漪。
苍梧: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凤凰栖息之处。
凤箫:象征凤凰的箫,古时宫廷乐器。
躬耕处:指农夫耕作的地方,隐喻田园生活。

鉴赏

这首元代王恽的《水龙吟》描绘了一幅幽深而富有情感的画面。开篇以"窈然碧玉池方"起笔,展现出一个碧绿如玉的池塘,水面平静,仿佛凝滞了时间。接着通过"翠萍痕在,金支光淡",描绘了池中萍藻和倒映的金色光芒,暗示着昔日繁华的痕迹。

"湘妃无语"借湘妃的典故,寓言了池塘的寂静与哀愁,"瑶瑟声沉,画兰愁绝"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仿佛能听到瑶瑟的低沉乐音和画兰的哀怨。"风烟依约,鱼龙黯惨"则描绘了朦胧的雾气和池底暗淡的景象,增添了神秘感。

"一夕翠华临幸"暗示了过去的皇家盛事,但随之而来的是"故宫尘土"的悲凉,表达了对往昔荣华的追忆与感慨。"石根碧涨,天飘翻出,黑湾雷雨"描绘了池塘水势的变化,象征着世事的变迁和风雨的洗礼。

最后,词人将思绪引向远方,"思舜亭高,风漪吹散,满空秋暑",寄托了对古代贤君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欲苍梧回叫,凤箫凄断,听躬耕处"以凤凰的叫声和农耕的场景收尾,寓意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池塘为载体,融合了历史、自然和情感,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世事沧桑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春风绿绮堂深,尊前初识龟年面。

烟花紫禁,几年供奉,香飘合殿。

悲壮凄清,九天飞下,凤吟莺啭。

待近前细看,品题银字,知还是,红牙管。

尽着金簧玉磬,泛宫声、五音初遍。

朋簪四合,回头听处,少陵情惋。

绿酒抛春,何心倾倒,汾阳金碗。

为斯人少漏,玉堂消息,写清商怨。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绿杨一道飞花,绣衣乱点如晴雪。

玉瓶酒尽,阳关歌彻,未容轻发。

绿绮论心,几人得似,刘君风节。

记山堂轰醉,已成陈迹,今又作,东城别。

世事悠悠谁料,淡长空、孤鸿明灭。

老怀耿耿,正须自信,坚弥百折。

白发灰心,平生留在,情驰丹阙。

怅孤云细草,东州回望,恨高城隔。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日边俪景同翻,千年高际风云会。

堂堂大节,中流砥柱,狂澜横制。

黄阁归来,英姿飒爽,故家房魏。

甚是中却有,东山雅量,经纶尽,金华事。

总道丹心为国,要春满、人间桃李。

诗坛风月,清时钟鼓,不妨游戏。

一点台星,五云萦绕,凤池佳气。

为相君满泛,金盘仙露,枕秋蟾醉。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画楼十日春阴,晚风吹作冰花转。

初冬中候,应时呈瑞,几年未见。

沽酒寻梅,就中此兴,撩人不浅。

更露堂添得,虚窗夜白,清于水,光如练。

我老久谙世味,最欣然、人安米贱。

蝗蝝入地,麦旗掉垄,翠翻平甸。

大犰清边,为民祈谷,睿思何远。

在词臣合取,元和贺例,拜明光殿。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