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画楼十日春阴,晚风吹作冰花转。

初冬中候,应时呈瑞,几年未见。

沽酒寻梅,就中此兴,撩人不浅。

更露堂添得,虚窗夜白,清于水,光如练。

我老久谙世味,最欣然、人安米贱。

蝗蝝入地,麦旗掉垄,翠翻平甸。

大犰清边,为民祈谷,睿思何远。

在词臣合取,元和贺例,拜明光殿。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春天阴冷的画楼,晚风将冰晶吹得四处飞舞。
初冬时节,应景呈现出吉祥之兆,多年未见如此景象。
买酒寻找梅花,这种情趣特别吸引人。
月光洒满空堂,夜晚的窗户比水还清澈,明亮如丝带。
我久经世事,最欢喜的是人们生活安定,粮食便宜。
蝗虫钻入土中,麦田里的稻草旗随风摇曳,绿色漫过平原。
边境安宁,官员为百姓祈求丰收,深思远虑。
作为词臣,应效仿元和年间庆贺的惯例,在明光殿拜谢皇恩。

注释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房。
冰花:寒冷天气中形成的冰晶。
初冬:冬季刚开始的时候。
瑞:吉祥的征兆。
沽酒:买酒。
撩人:引人入胜,吸引人。
麦旗:麦田中的稻草标志物。
翠:绿色。
睿思:明智的思考。
元和:唐代年号。
明光殿:古代宫殿名,用于朝会或庆典。

鉴赏

这首元代王恽的《水龙吟》描绘了一幅初冬时节的景象。诗人以画楼为背景,春阴之气被晚风转化为冰花,暗示了季节的转换。他欣喜于这个时节的适时瑞兆,多年未见的景象让他心生感慨。寻梅沽酒,这份闲情逸致深深打动人心。夜晚月光洒在空荡的窗户上,明亮如练,更显清冷。

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对世态人情有着更深的理解,他最欣慰的是人们生活安定,粮食价格低廉。他关注民生,想象着边境安宁,官员们为百姓祈求丰年,这种深思熟虑的智慧令人敬佩。最后,他期望词臣能效仿唐代元和年间向皇帝进献贺词的先例,以表达对明君的敬意,要在明光殿前拜谢。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贤明政治的期盼,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春流两岸桃花,惊涛极目吞天去。

孤舟缆解,棹歌声沸,渔舠掀舞。

云影西来,片帆吹饱,满空风雨。

怅淋漓元气,江南图画,烟霏尽,汀洲树。

天地此身逆旅,笑归来、满衣尘土。

功名无子,就中多少,艰危辛苦。

北去南来,风波依旧,行人争渡。

听沧浪一曲,渔人歌罢,对夕阳暮。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凋零万木丛中,秋霜不陨苍筠节。

十年相见,燕南赵北,无根行客。

妻病儿殇,归来空在,蒯缑弹铗。

分躬耕垄□,□山鹊起,谁唤与,将军猎。

腰下铁丝有箭,柰荒寒、冷霾彪穴。

见哀漂母,犹胜低首,看人颜色。

百折弥坚,一穷终泰,不容终结。

望伯奇细写,履霜幽怨,洒西风血。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汉坛千古风流,笑谈自是诗书将。

两淮草木,一门忠孝,先声远畅。

奕世金貂,雄边韬略,三军独张。

道十年汉水,旌旗动色,春都在,投壶唱。

一点德星回照,光浮动、太山千丈。

戟门春静,人安事简,提封保障。

汉相规随,盖公安靖,平生心赏。

见筹毫不远,凤池消息,醉仙家酿。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

喜看春雨如膏,东风吹作冰花转。

海棠红瘦,梨花香淡,似嫌春晚。

纵使寒生,犹胜空隙,陌尘黄卷。

道佳人拾翠,王孙忆草,都不负,寻芳眼。

欲见太平有象,除丰年、更何可羡。

田家作苦,老臣忧国,眉头俱展。

最好知时,清明前后,一犁非浅。

笑乐天空抱,元和诗律,梦金銮殿。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