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邦奇在《次韵答严侍读见怀之作》中的一段,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复杂情感。
首句“从别衡山有梦亲”,开篇即点明了与友人分别后,诗人常在梦中思念对方,表达了深厚的情感纽带。接着,“孤怀何日向君陈”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孤独,渴望与友人分享心事的迫切心情。
“秣陵城阙新承宠,甬水园庐旧食贫。”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述了友人在秣陵城受到新的宠爱,另一方面则回忆起过去在甬水边园庐生活的贫困岁月,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蕴含着对过往生活的感慨。
“风雨昼惊南史笔,烟花秋老北扉身。”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以风雨中的南史笔和秋日老去的北扉身,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不易,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才华与命运的关切。
最后,“应怜琪树青阳节,生傍阴厓不见春。”以琪树在春天时节生长于阴凉之地,比喻友人虽才华横溢,却可能因环境或际遇而难以展现其全部光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境遇的担忧与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彼此生活境遇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