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灵武令狐校书

北风吹别思,落月度关河。

树隐流沙短,山平近塞多。

雁池戎马饮,雕帐戍人过。

莫虑行军苦,华夷道正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北风带来了离别的思绪,落月穿越了边关大河。
树林遮掩下流沙显得更短,平坦的山岭临近边塞众多。
雁栖息的池塘中战马饮水,雕花的营帐内士兵穿梭。
无须忧虑行军的艰苦,中华与外族的道路正趋向和平。

注释

北风:从北方吹来的风,常象征寒冷或离愁。
别思:离别的思绪,思念远方的人。
落月:下落的月亮,此处指夜晚。
关河:泛指边关和护城河,代表边疆地区。
树隐:树木遮蔽。
流沙:流动的沙地,常指荒漠地带。
山平:山势平坦。
近塞:靠近边塞,边疆地区。
雁池:雁群聚集的水池,也可能指代宁静的战场。
戎马:战马,借指战争或军旅生活。
雕帐:雕刻装饰的帐篷,高级将领的营帐。
戍人:守边的士兵。
莫虑:不必忧虑。
行军苦:行军打仗的辛苦。
华夷:华夏与夷狄,指中原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
道正和:道路正趋向于和平,比喻关系和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景象,通过对北风、落月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表达了边疆军人的思念和关怀。"北风吹别思,落月度关河"两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情感基调,北风常被用来比喻离别之情,而落月则象征着夜的深沉和时间的流逝,加上“关河”这一特定的地理标志,更增添了一种边塞的孤寂。

"树隐流沙短,山平近塞多"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地貌特点,"树隐流沙短"可能暗示着自然环境的荒凉,而"山平近塞多"则显示出边疆地形的崎岖和军事要塞的众多。

"雁池戎马饮,雕帐戍人过"两句,则直接描写了军营生活的情景,“雁池”可能是指军营中的水源,而“戎马饮”则表现了战马的休息与补给;“雕帐”则是古代军用的帐篷,"戍人过"则暗示着边疆军人的巡逻和警戒。

最后,“莫虑行军苦,华夷道正和”两句,是对读者或同僚的一种劝慰和安抚。表面上看似平静,但其中蕴含的可能是深深的忧虑与不易觉察的情感波动。在那个时代的语境中,“华夷道正和”很可能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或文化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军人生活的理解和同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边疆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状况。

收录诗词(174)

马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字:虞臣
  •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 生卒年:799—869

相关古诗词

别家后次飞狐西即事

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

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

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

西次桑乾曲,洲中见荻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怀故山寄贾岛

心偶羡明代,学诗观国风。

自从来阙下,未胜在山中。

丹桂日应老,白云居久空。

谁能谢时去,聊与此生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怀黄颇

有客南浮去,平生与我同。

炎州结遥思,芳杜采应空。

秦雁归侵月,湘猿戏袅枫。

期君翼明代,未可恋山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汧上劝旧友

斗酒故人同,长歌起北风。

斜阳高垒闭,秋角暮山空。

雁叫寒流上,萤飞薄雾中。

坐来生白发,况复久从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