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塞上徵兵久,淮南赋敛多。
抱琴方此去,为县欲如何。
灊岳积苍翠,皖溪生素波。
真君松庙近,公退为谁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塞上徵兵之后,来到淮南地带所见所感。开篇两句“塞上徵兵久,淮南赋敛多”表明战争的影响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使得当地人民生活困苦,被迫缴纳繁重的税赋。
接着,“抱琴方此去,为县欲如何”则表现了诗人自己携带着琴准备离开这个地方,内心对未来充满了疑惑和忧虑。这里的“为县”可能是指诗人担心县城的情况或者自己的职责。
在第三、四句中,“灊岳积苍翠,皖溪生素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美好图景。灊岳之绿与皖溪之水都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最后两句“真君松庙近,公退为谁过?”则是诗人提到自己将要经过一座供奉着道教真君的庙宇,并询问自己的退隐生活是为了哪一种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这里的“公”字可能指代某位官员或有身份之人,而“为谁过”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生活状态的探索和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战争与自然美景之间的鲜明对比,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不详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北风吹别思,落月度关河。
树隐流沙短,山平近塞多。
雁池戎马饮,雕帐戍人过。
莫虑行军苦,华夷道正和。
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
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
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
西次桑乾曲,洲中见荻花。
心偶羡明代,学诗观国风。
自从来阙下,未胜在山中。
丹桂日应老,白云居久空。
谁能谢时去,聊与此生同。
有客南浮去,平生与我同。
炎州结遥思,芳杜采应空。
秦雁归侵月,湘猿戏袅枫。
期君翼明代,未可恋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