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灊岳

塞上徵兵久,淮南赋敛多。

抱琴方此去,为县欲如何。

灊岳积苍翠,皖溪生素波。

真君松庙近,公退为谁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边疆征兵已久,淮南地区税收繁重。
我抱着琴正要离去,去做一个县官又能怎样呢?
灊山堆积着青翠,皖溪上荡漾着碧波。
真君庙与松林相近,您公事之余会去拜访谁呢?

注释

塞上:边疆地区。
徵兵:征召士兵。
淮南:地名,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赋敛:征收赋税。
抱琴:带着琴,比喻文人雅士的风度。
为县:担任县官。
欲如何:能有什么作为。
灊岳:灊山,位于安徽,代指风景秀丽的山脉。
苍翠:深绿色,形容山色浓绿。
皖溪:皖河,流经安徽,此处泛指清澈的溪流。
素波:白色的波浪,形容水波清澈。
真君松庙:指祭祀某位真人的松林庙宇,真君通常指得道的高人。
公退:公务之余,下班后。
为谁过:访问谁,意指休闲时的交往对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塞上徵兵之后,来到淮南地带所见所感。开篇两句“塞上徵兵久,淮南赋敛多”表明战争的影响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使得当地人民生活困苦,被迫缴纳繁重的税赋。

接着,“抱琴方此去,为县欲如何”则表现了诗人自己携带着琴准备离开这个地方,内心对未来充满了疑惑和忧虑。这里的“为县”可能是指诗人担心县城的情况或者自己的职责。

在第三、四句中,“灊岳积苍翠,皖溪生素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美好图景。灊岳之绿与皖溪之水都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最后两句“真君松庙近,公退为谁过?”则是诗人提到自己将要经过一座供奉着道教真君的庙宇,并询问自己的退隐生活是为了哪一种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这里的“公”字可能指代某位官员或有身份之人,而“为谁过”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生活状态的探索和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战争与自然美景之间的鲜明对比,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74)

马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字:虞臣
  •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 生卒年:799—869

相关古诗词

别灵武令狐校书

北风吹别思,落月度关河。

树隐流沙短,山平近塞多。

雁池戎马饮,雕帐戍人过。

莫虑行军苦,华夷道正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别家后次飞狐西即事

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

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

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

西次桑乾曲,洲中见荻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怀故山寄贾岛

心偶羡明代,学诗观国风。

自从来阙下,未胜在山中。

丹桂日应老,白云居久空。

谁能谢时去,聊与此生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怀黄颇

有客南浮去,平生与我同。

炎州结遥思,芳杜采应空。

秦雁归侵月,湘猿戏袅枫。

期君翼明代,未可恋山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