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九十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省时。

义若不为无勇也,幸如有过必知之。

面前地恶犹能扫,心上田荒何所欺。

从谏如流是难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欧阳修并不是因为喜欢写诗,写诗其实是他自我反省的时候。
如果正义不意味着勇气,那么幸运的是,他有过错也会知道。
面对恶劣的环境他仍能清扫,心灵的荒芜又怎能欺骗自己。
接受批评如同流水般容易是很难做到的,欧阳修并不是因为喜欢写诗。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爱吟诗:喜欢写诗。
自省:自我反思、反省。
义:正义。
勇:勇气。
有过必知之:有了错误会知道。
地恶:恶劣的环境。
心上田荒:心灵的荒芜。
何所欺:怎能欺骗自己。
从谏:接受批评。
如流:如同流水般顺畅。
难事:不容易做到的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其九十五,以诗人的口吻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和自我反省。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不是单纯为了吟诗而吟诗,而是通过诗歌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内心世界。接下来的两句“义若不为无勇也,幸如有过必知之”,强调了诗人坚守道义,勇于面对错误,对自己严格要求。

“面前地恶犹能扫,心上田荒何所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即使外部环境再恶劣,也能保持清洁,而心灵的荒芜才是最需要警惕的。最后两句“从谏如流是难事,尧夫非是爱吟诗”,再次强调接受批评和建议的谦虚态度,认为这比吟诗更为重要。

整首诗通过吟诗这一行为,展现了诗人注重内在修养,勇于自我反省,以及对待批评的开放态度,体现了儒家的道德修养和人格追求。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五十三)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重惜时。

万里焦劳无所诉,九重深邃莫能知。

二年斯得诚为晚,七日言诛未是迟。

本固邦宁王道在,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一三四)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赞易时。

士昧固难分体用,人灵岂不异蓍龟。

吉凶只向面前决,动静何烦心上疑。

由此敢开天下口,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七十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可爱时。

已著意时仍著意,未加辞处与加辞。

物皆有理我何者,天且不言人代之。

代了天工无限说,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二十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隐几时。

尺寸光阴须爱惜,分毫头角莫矜驰。

酒因劝客小盏饮,句到惊人大笔麾。

无入何尝不自得,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