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剑

剑法年来久不传,年来剑侠亦无闻。

一从袖里青蛇去,君山洞庭空水云。

逸人习剑得其诀,时见岩前青石裂。

何如把此入深番,为国沥尽匈奴血。

形式: 古风

翻译

剑术多年已不再传授,近年来也鲜有剑侠的消息。
自从那柄青蛇剑消失于袖中,君山洞庭只剩空荡荡的水面和云烟。
隐士修炼剑术领悟了秘诀,时常可见岩石前青石被裂开。
为何不将这剑术深入施展,为国家拼尽与匈奴的战斗?

注释

剑法:剑术。
久不传:不再传授。
剑侠:剑术高强的人。
无闻:很少听说。
袖里:袖中。
青蛇去:青蛇剑消失。
君山洞庭:湖南的君山和洞庭湖。
空水云:空荡荡的水面和云烟。
逸人:隐士。
习剑:修炼剑术。
得其诀:领悟秘诀。
青石裂:岩石被剑气所裂。
何如:何不。
深番:深入施展。
沥尽:拼尽。
匈奴血:匈奴人的鲜血(这里可能象征敌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剑侠的孤独与坚持,他们的剑法已经久不传承,而他们自己也无从闻问。这位剑侠将自己的剑技比喻为青蛇,从袖中滑出,仿佛在君山洞庭之间的空灵水云之中舞动。诗人表达了对这位逸人的佩服,他们通过习剑掌握了剑法的奥秘,有时甚至能看到岩石前青石被劈裂。

最后两句则充满了壮志和牺牲精神,诗人提出了一个设想:如果将这种剑技带入深山之中,为国家尽情地倾泻出所有的匈奴血液。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民族英雄主义的情感,也透露出了一种对于边疆安危的忧虑。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既有剑侠孤独坚守武艺之美,也有壮志凌云、为国牺牲之情。白玉蟾在宋代以剑侠自居,其诗作常融合了对剑法的热爱与个人英雄理想,这首诗正是其作品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大霄观风竿轩

萧萧从何来,撼我青琅玕。

笙箫动天籁,雨露生秋寒。

铁笛不用吹,瑶琴不用弹。

听此夜不寐,山月落邯郸。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山中

天台山头梅花时,天台仙人去不归。

晓猿夜鹤不堪听,丹井药炉何所依。

老竹数竿濒碧涧,寒鸦几点饯斜晖。

幽人无限萦心事,未得工夫隐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山月轩

老蟾飞上梧桐枝,苍屏烟冷猿夜啼。

潋滟金盘挂寒巘,婵娟玉镜沉清溪。

风前松竹尽起舞,姮娥徘徊不归去。

人在广寒天在水,满天星斗知何处。

幽人为我鸣瑶琴,山前月下千古心。

不知明月几圆缺,只有青山无古今。

醉持玉盏吞金饼,尘世无人知此景。

青山无言人酩酊,浩歌卧断桂花影。

形式: 古风

飞仙吟送张道士

夜骑玉鳌采明月,蕊殿瑶台寒彻骨。

三十六天不闭门,风吹琪花散飞雪。

箫韶鸣处队仗多,八万霓裳歌一阕。

紫皇宴罢驾方出,整衣端简去朝谒。

火铃将军呵一声,左右万真耸毛发。

奏云臣是雷霆卿,旧因罪去辞金阙。

红尘埋身平至耳,餐青饮绿守苦节。

飞神登天来正渴,见帝有酒觅一啜。

赐臣一醉放臣归,归去人间向人说。

凤凰阁下问归途,琼童玉女却问予。

天上日长太清虚,人间还似此间无。

摇头不答径拂袖,白云眇眇迷清都。

洞中猿鹤更相认,白石烂兮青松枯。

形式: 古风